第一节 母猪繁殖生物学建立在营养素之研究
加拿大Frank Aherne先生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停止讨论有关一般的营养标准,和开始注视到个别母猪的新陈代谢的状态。在一种固定饲养方法搅乱了母猪新陈代谢作用,包括荷尔蒙和其他化学的前兆情形。经由更多些了解这些相互关系,目前作者能够予以解释,如何提高饲养水准,使得到最佳受孕力和较少胚胎死亡率等作用。
有关新陈代谢的状态和荷尔蒙分泌作用等证据显示,年青雌猪在配种之前,被认可任食饲养一段时期。目前,那些雌猪生长是非常快速,恐怕是它们也许超越了它们的生理学发育情形,和被迅速配种时,对於雌猪一生之寿命力是具危害性。因此,有一种倾向作法,即雌猪为繁殖用时,予以限食饲养方式。雌猪在进入肥育期猪舍时,予以生长缓慢饲养管理方式,为了使雌猪较大月龄时才首次配种方式,但是作者们仍然推荐在配种前雌猪予以任食饲料至少10天之管理方式。它也许像是回到以前的旧观念,它称之激懂。然而,这目的在目前是不同了,它希望增加排卵作用到新的水准。目前,在第一次被配种前新母猪采取任食饲养可当作一种校正过程至使新母猪的排卵至它的正常能力。否则它的第一胎次窝重可能表现较小,此乃指着雌猪被饲养在整个期间予以限食方式之结果。
改变饲养方式能影响雌猪荷尔蒙分泌作用是非常快速的,有时,只有在几小时内迅速影响荷尔蒙分泌作用。有一些试验结果显示,新母猪在接近第一次发情期时期,采取限食七天处理是足以抑制它们的黄体荷尔蒙之分泌作用(它具调节排卵作用)。当这些新母猪回复任食饲养方式时,这种荷尔蒙(黄体素)开始迅速释放出来(分泌作用)。经过另外一星期後,它们产生卵子之滤泡是完全地恢复原状。
在同时,专家提出警告,配种後母猪反对持续采取任食饲养方式。配种後持续任食方式对於受孕卵子之存活力具有不利作用。在实际中,母猪早期怀孕期之胚胎存活率呈现很大的差异,它也许高达15%之胚胎死亡率。影响胚胎存活率有许多方法,它包含着黄体素分泌作用有许多成分。
黄体素是一种性荷尔蒙,当母猪已受孕时,它抑制较多卵滤泡之生成,以维持怀孕之状态。当这荷尔蒙含量出现很低含量时,它能被预期地发生早期胚胎死亡率之问题。在加拿大研究已显示,配种後新母猪於早期怀孕期予以喂料高摄食量管理方式,它可能地在血液中含较低量黄体内泌素。
专家指出(提出忠告),新母猪和男猪於配种後减少只日饲料容许喂量,以维持正常的怀孕水准。作者们相信,怀孕期之最初三天期间采取过量喂料方式,其胚胎存活率下降大约5%,在其馀的怀孕期倘若仍然喂料量太多,能引起其他不良的结果,影响其後哺乳期母猪之食欲。当怀孕期全期增重35公斤瘦肉量时,其背脂厚度增厚0.5~0.8公分。
当决定饲养喂料量比例,它需要参考猪只品种(遗传型)和猪只成熟程度(年青和年老母猪),但是,也有不接受这意见。除此之外,当怀孕期影响营养素之利用,它对於母体状态转移热量提供泌乳量,也占着一个重要性角色,如此更多的营养素予以减少其耗尽用量。当哺乳期母猪转移体组织热量以适合泌乳作用所需求,但它是不利於繁殖作用,它不利於断奶後至发情期间距天数(较延长天数表现),和引起下一胎次之较小窝重表现。
目前,已形成一个观念,事实上,母猪在整个哺乳期之饲养具影响可利用(有效的)受孕卵子之品质和数目,它是指着这母猪断奶後呈现发情期予以配种後卵子言之。在一个早期断奶计划中,它们也许经由这方法被影响之。
母猪卵巢滤泡生长之第19天,予以产生卵子为排卵作用,当在这时期,由於母猪饲养方式影响卵子发育和成熟度,释出荷尔蒙作用能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发生之。相同地,这些能量是营养关连着较长期影响这滤泡之品质(指成熟力言之)。这整个含意着断奶後母猪之排卵作用卵子,可能在哺乳期早期已开始存在受到影响,和母猪分娩与断奶之间被它的新陈代谢状态所影响。
在母猪哺乳期任何星期之饲料摄食量被避免被限食方式,因为它可能影响下一胎次之较小窝重表现。唯一问题是在分娩後如何开始予以限食,并且未引起下列问题,包括便秘、乳房炎、子宫炎及缺乳症综合徵状(MMA),它对於养猪场管理人员是一个挑战应予以解决才可以。
第二节 第一胎次母猪哺乳期和断奶後饲料摄食量影响繁殖表现等研究报导
一、摘要
本研究包括140头第一胎次母猪,为二品种杂交猪(蓝瑞斯品种×大白猪品种),被随意组合进入四个处理组之其中一个饲料处理组。主要研究在低喂料量组对於受孕力和荷尔蒙含量等影响结果。其处理组分述如下:
第1组:包括36头第一胎次母猪,於哺乳期只日饲料喂量限食在3公斤用量,和断奶後只日饲料限食在2公斤用量。
第2组:包括33头母猪,於哺乳期只日饲料喂量在限食3公斤用量,和在断奶後期间予以任食饲料量方式。
第3组:包括36头母猪,於哺乳期全期只日饲料摄食量以任食摄食量,大约3.7公斤饲料量。
第4组:包括35头母猪,於哺乳期全期予以任食方式,平均只日自愿摄食量为4.9公斤。
分娩後二天内予以调整每胎哺乳仔猪8~10头之标准化处理。和采取哺乳期27.2天(±0.5天)之断奶方式。断奶後母猪每天二次观察呈现发情期徵候之操作,和在呈现站立稳定发情期徵候之当日予以配种操作。
断奶前每一处理组各取6头母猪,装置一支套管於颈静脉内,取得血液样品,分别於断奶前一天、断奶後一天、断奶後四天和屠宰日等,找出卵巢计算滤泡数目和黄体滤泡数目和取得滤泡液。结果显示:
1. 哺乳期母猪限食处理组(第1和第2组)背脂厚度失去厚度较多些,它与限食组比较言之(第3和第4组)。
2. 在各处理组之间下列表现没有差异,它指着仔猪断奶日体重,断奶日至发情期之间距天数,和断奶後第4天母猪排卵作用之占比例情形。
3. 在各处理组之间,在母猪未排卵时,其大滤泡之数目没有差异。但是在低量饲料摄食量组母猪(第1,2和3组)之滤泡呈现较多中等大小滤泡,此乃与高量饲料摄食量母猪组(第4组)比较而言之。
4. 在各处理组之间,滤泡液含动情素、黄体内泌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等含量显示没有差异。
5. 在断奶前1天、後1天和後4天,第3和第4组母猪血液含非皂化脂肪酸含量是较低含量於比较第1和第4组言之。
6. 在断奶前1天和後1天,第3组和第4组母猪血清中含胰岛素和血浆含葡萄糖含量是较低於第1和第2组。但在断奶後第4天各处理组之间,上述项目是相接近数值。
7. 在断奶前1天和後1天,第4组母猪血清中含生长素含量是较低於第1和第2组。但其含量在断奶後第4天,第3、1和2组间显示没有差异。
8. 在断奶前1天和後1天,第4和第3组母猪血清含类胰岛素生长因素-Ⅰ含量是较大於第1和第2组。但是在断奶後第4天,各组间含量没有差异。
总结,在母猪哺乳期和断奶後采取低量饲料摄食量处理组母猪显示,它影响母猪一般状态,血清中荷尔蒙含量和新陈代谢产物,和第1胎次母猪之卵巢功能,没有惹人注目地影响卵巢荷尔蒙或繁殖表现。
二、序言
养猪场每年淘汰母猪比率30~40%之间,其中占三分之一是归因於繁殖方面之问题,诸如不发情、不排卵和小窝重表现等原因被淘汰了。引起母猪繁殖失败之原因是很复杂的,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学的、营养的、环境的和行为的因素等。
当母猪哺乳期和断奶後供给营养素需要量不足时,将失去活体重和减少体脂肪含量(由於身体贮存量之流通),它其後能影响繁殖表现。母猪在正常情况下,於断奶後七天内呈现发情期徵候,但是在第一胎次母猪断奶後占很大比例之头数显示延长其断奶後至发情期之间距天数,其结果包括较长的分娩间隔天数,每头母猪每年生产头数较少头数,和下降养猪场之生产力。
第一胎次母猪在营养不良状态对於繁殖性能之影响是较严重性於多胎次母猪言之。虽然这营养和新陈代谢作用对於母猪繁殖性能表现具有一个主要的影响地位,但是这机转作用和径路均未很清楚地被解释之。多样性之繁殖性和新陈代谢的荷尔蒙,包括生长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二者已具有关连性,它可能的在这营养的─新陈代谢的─内分泌素─繁殖的交互作用居调调者。
本研究之目的,为研究母猪在哺乳期和断奶後之饲料摄食量,对於第一胎次母猪之下列影响情形,包括断奶後受孕力、排卵作用之反应、荷尔蒙和新陈代谢产物之含量。
三、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母猪分娩期间自1990年11月至1992年1月。第一试验怀孕期母猪只日饲料用量为2.2公斤,哺乳期和断奶後母猪只日饲料用量分成四个处理组(已前述,摘要中),每天喂料二次分别在上午8点30分和下午3点30分,可充分任饮用水量,供喂饲料参考表一之营养素分析。怀孕母猪予以个别的舍栏内关养,怀孕第110天移入分娩栏内(2.4公尺×1.6公尺)。哺乳期母猪舍关养环境温度维持在23~26℃间,每天二次观察发情期徵候,使用公猪自然配种方式,一个发情期大多数母猪配种二次,少数母猪被配种一次或三次情形。断奶後50天内未被配种母猪予以淘汰处置之。
资料记录,实验室技术操作过程(第二试验)和统计学分析等省略介绍。(参考结果显示)
四、结果
参考表列资料。
第三节 结语和认识
1. 母猪在不同时期供给营养,以只日喂料量表示,它对於繁殖性能表现,由经验中和研究报告结果,是占肯定重要性地位。均有数值可供参考。
2. 但是更重要的要追踪或过磅实际喂料量和检查一般状态,才能符合猪只营养需要量。尤其不可过量喂料或太肥状态,不但负面影响繁殖性能,而且没有经济利益。因此饲养、饲料量和营养三者密不可分关连性。
3. 第一胎次雌猪之饲养饲料量及配种日龄和体重,是占重要性影响这一胎次及其後一生繁殖性能表现。
4. 取得共识。母猪配种後,只日喂料喂量推荐在1.8~2.0公斤,不可超过2.2公斤或限食方式,以减少胚胎死亡率。
5. 也不可贸然参考某一资料改变原本饲养管理作业模式,因为前者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或变数,是後者不可及的。
6. 本研究限食饲料量在哺乳期为只日3.7~4.9公斤饲料量,笔者推荐量为4公斤。它是不同於某些专为研究用(未考虑成本利益)推荐量在6~8公斤或以上用量。业者明辨考量。
表一、本研究试验饲料之营养素分析(公克/公斤)
<--mstheme-->项目<--mstheme-->母猪饲料<--mstheme-->怀孕期<--mstheme-->哺乳期<--mstheme-->教槽料<--mstheme-->粗蛋白质离胺酸
可消化离胺酸
甲硫胺酸
甲硫胺酸+胱胺酸
滋利胺酸
胰化胺酸
异白胺酸
白胺酸
苯胺基丙酸加酥胺酸
缬胺酸
乾物质
可消化热量(MJ/kg)
粗纤维
灰分
钙
磷
钾
钠<--mstheme-->
1596.9
5.2
2.3
5.2
5.1
1.9
6.1
10.8
12.5
7.6
868
12.8
49.0
53.0
8.7
8.0
6.9
2.1<--mstheme-->
18410.1
8.3
2.7
6.0
6.1
2.1
7.8
13.1
14.0
9.0
875
14.2
30.3
53.0
9.2
7.4
7.4
2.1<--mstheme-->
20012.9
10.6
3.8
8.0
9.3
2.4
9.3
14.9
14.8
10.3
895
14.7
24.1
62.0
9.9
7.0
9.9
3.3<--mstheme-->
表二、本研究第1试验中,第一胎次母猪饲料摄食量处理组对於
失重、背脂厚度、繁殖性能表现之影响
<--mstheme-->项目<--mstheme-->处理组代号<--mstheme-->各组饲料摄食量<--mstheme-->1<--mstheme-->2<--mstheme-->3<--mstheme-->4<--mstheme-->头数哺乳期失重(公斤)
减少背脂厚度(公分)
断奶日至发情期之失重(公斤)
断奶日至发情间距天数
断奶後8天内不发情母猪占百分率(%)
断奶日至受孕日之间距天数
第1胎次:
出生活仔猪头数
断奶仔猪头数
每一出生仔猪体重(公斤)
断奶仔猪体重(公斤)
第2胎次出生活仔猪头数<--mstheme-->
3634.8
0.68
3.0
7.7
17.2
9.3
10.1
9.4
1.3
6.4
10.3<--mstheme-->
3335.8
0.76
2.7
7.5
19.0
12.3
8.9
9.5
1.4
6.5
10.0<--mstheme-->
3632.5
0.47
8.6
6.5
13.3
11.7
9.7
9.0
1.4
6.4
10.1<--mstheme-->
3518.3
0.35
10.0
5.2
7.4
6.9
9.2
9.0
1.4
6.5
10.2<--mstheme-->
组
别
1
2
3
4
<--mstheme-->
哺乳
期
限食
限食
任食
(低量)
任食
(高量)
<--mstheme-->
断奶
後
限食
任食
任食
任食
<--mstheme-->
说明:1. 哺乳期母猪失重在第1,2及3组显示相接近数值,平均为33~36公斤。第4组失重为18.3公斤,前三组失重较大於第4组。
2. 第3组失去背脂厚度较多於第4组表现(低量任食量比较高量任食量)。
3. 第3和第4组失去背脂厚度较少於第1和第2组(任食量处理比较限食量处理组)。
4. 母猪断奶日至发情期之失重数值,第1和第2组呈现较少些,此乃比较第3和第4组言之(限食比较任食组)。
5. 母猪断奶日至发情期之间距天数,各处理组差异不显着。
6. 各处理组之仔猪表现呈现没有差异。<--mstheme-->
表三、本研究第二试验各处理组之血液检查结果
<--mstheme-->检查血清或血浆中含成份项目<--mstheme-->断奶前或後天数<--mstheme--> <--mstheme-->处理组代号<--mstheme--> <--mstheme-->组别<--mstheme-->1<--mstheme-->2<--mstheme-->3<--mstheme-->4<--mstheme--> <--mstheme-->头数<--mstheme-->6<--mstheme-->6<--mstheme-->6<--mstheme-->6<--mstheme--> <--mstheme-->非皂化脂肪酸(nmol/l)<--mstheme-->断奶前1天(代号W-1)断奶後1天(代号W+1)
断奶後4天(代号W+4)<--mstheme-->
10090
220<--mstheme-->
9070
160<--mstheme-->
260220
300<--mstheme-->
310200
290<--mstheme-->
各组
别
饲
料
摄
食
量
参
考
表二
或
摘要
说明<--mstheme-->
葡萄糖(mmol/l)<--mstheme-->W-1W+1
W+4<--mstheme-->
4.844.65
4.15<--mstheme-->
4.614.46
4.37<--mstheme-->
3.794.13
4.06<--mstheme-->
3.914.17
4.27<--mstheme-->
胰岛素(mU/l)<--mstheme-->W-1W+1
W+4<--mstheme-->
39.354.0
32.9<--mstheme-->
45.047.6
41.5<--mstheme-->
16.130.2
28.0<--mstheme-->
23.331.8
29.1<--mstheme-->
生长素<--mstheme-->W-1W+1
W+4<--mstheme-->
5.841.80
1.76<--mstheme-->
7.202.94
2.59<--mstheme-->
4.942.42
2.42<--mstheme-->
3.401.24
2.26<--mstheme-->
类胰岛素生长因素-Ⅰ(μg/l)<--mstheme-->W-1W+1
W+4<--mstheme-->
21.221.4
36.4<--mstheme-->
17.020.9
37.9<--mstheme-->
42.925.5
29.9<--mstheme-->
39.131.1
42.5<--mstheme-->
1. 测定血清中荷尔蒙含量使用放射免疫学鉴定法(RIA),测定血浆含葡萄糠量使用葡萄糖鉴定器具组比色法表示。测定血浆中含非皂化脂肪酸采用一种酵素测定器具组比色法表示其数值。
2. 比较各数字之说明(省略),仅供有需要时查阅参考。
3. 滤泡不同大小程度测定含荷尔蒙含量也省略标示。<--mstheme-->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