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鸡前之管理
(一)饲喂及相关设施
1. 散装筒是否乾净
出鸡後散装筒内应不可有饲料残留,残留之饲料常导致发霉及产生毒素,因此在出鸡後就应将饲料清除乾净,最好以高压空气冲刷枪将筒内冲洗乾净,在进鸡前再检查一次,看是否有昆 或灰尘在内,如天气好再以空***冲刷一次(不可以用水冲洗)。如遇雨天避免打开散装筒上方之盖子。
2. 饲料秤重器具是否正常
饲槽秤重器应将灰尘清除。
3. 分料筒是否正常及乾净
分料筒在使用前一定要清乾净内面之蜘蛛网、灰尘。
4. 空转喂饲系统以检查是否有上次留下之饲料在管线中,如有应清除
出鸡後,应该立即将饲料管线中之饲料利用空转的方式,让它由管线末端清除,也可以采用乾净之粗糠倒入分料筒让其在正常运转下清洗管线。
5. 查看饲料槽是否乾净
饲料槽应在管线清洗完後,把所有饲料槽上之锁片打开,空转运输管数分钟,停止後,将管和锁片部份及饲料槽先清乾净再将饲料槽取下清洗、消毒并风乾(以下所称风乾法均是不开水 水,仅开风扇法来达到风乾设备之目的)。
6. 饲槽之拉升或放下是否正常
7. 鸡之饲槽或饲槽盘(表1),盘之数量是否足够
表1. 饲槽需要量
饲料盘长型饲料槽
圆型饲料槽
圆型饲料盘
7-10日龄内每一盘养100只每只7.5公分
每槽供50只鸡
每槽供50只鸡
小鸡饲槽盘一定要够,否则小鸡摄食量一定不够或不平均,如此将影响小鸡之增重。
8. 饲料是否已预购好(表2),注意热季、凉季及出售体重所造成之差别
饲料应加厂商预定好,订料时需根据之日龄(或体重)决定订何种料。
表2. 肉鸡饲喂分段表
鸡只大小 饲养 上市 饲喂计画(日) 体重(公斤) 日龄 前期 中期 後期 轻型常规
体重大型
体重大型
公母混养公母混养
公鸡
母鸡
1.50-1.751.75-2.20
2.5+
1.80-2.00
33-3737-44
45+
40-45
0-180-21
0-18
0-20
19-3022-37
19-37
21-33
31-上市38-上市
38-上市
34-上市
a. 宰前料。b. 公母分开饲养。
c. 低能量开食料,可延长到21日龄
9. 不同期(阶段)使用饲料之标准
一般肉鸡料分为前期、中期及後期料,其分段法见表2,表中亦将本省养肉鸡之习惯上之分法列出,其分法也分为三期,但分段时间不同於NRC。供应鸡只摄取之饲料量,也随着热季和凉季以及出售体重在变化。
(二)饮水及相关设施
1. 水槽(饮水器)是否乾净,每一个乳头式饮水器是否有滴水现象、
是否有水。水管是否畅通,不畅通可以设法清乾净
饮水器之卫生对鸡只健康有相当重要之影响,因此鸡只饮水器应清洗乾净。查看水管是否阻塞可防止鸡只因缺水而影响生长患病或死亡,饮水器滴水及漏水均将导致垫料潮湿而使得鸡只易感染球 病。
2. 供水系统是否运作正常,水线前端、末端是否维持水平
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内是否清洗乾净,过滤设施是否清洗过,水压是否正常,水压不正常导致饮水器漏水及水管是否漏水。
3. 水槽之拉升或放下是否正常
水槽之拉升或放下之调整系统应维持顺畅,饲养时如无法调整势必影响鸡只饮水量,间接影响摄食量。
4. 鸡之水槽之数量是否足够
鸡之水槽之数量一定要够,否则鸡无法得到饮到足够之水量(表3)。
表3. 水槽需要量
小鸡水槽长型水槽
钟型饮水器
乳头式饮水器
10日龄内100只小鸡一个每只鸡占2.0公分
1000只鸡需10-12个
每个供12-15只鸡
注:热天所需水槽空间应增加25%(三)雏鸡管理及保温
1. 小鸡之围栏片(或布 )是否够
雏鸡之围栏片应事前预购好,目前雏鸡进鸡後之管理分为四类型,前四类需分隔片,而後一类不需分隔片。
(1)新进雏鸡饲养於圆型围栏内。
1. 优点
a. 雏鸡集中易保温及教它们饮水摄食。
2. 缺点
a. 管理上不方便,要定期扩大围栏范围及解除围栏。
b. 围栏解除後,小鸡仍需时间适应不同类的水槽和饲糟及新的环境。
(2)新进雏鸡喂养於鸡舍之进水 方,而保温设施采用热风式加热设施:
1. 优点
a. 小鸡仅需一次适应饮水器、饲槽。
b. 保温易操作,不必调保温器的高低。
2. 缺点
a. 靠风扇端饮水器及水管中之水会停滞,有可能在其後围栏放开时,鸡可能喝到这停滞多天之水。靠风扇侧供饲料管中之饲料也会停滞多天。
(3)新进雏鸡饲养於鸡舍之北侧或南侧以保温器排成一行保温
1. 优点
a. 很容易将整条之饮水和饲料管线关闭,仅开放新进雏鸡之北或南侧,可以防止饲料或水在管线中滞留之现象。
2. 缺点
a. 需调整围栏。
b. 需调整保温器。
(4)新进雏鸡平均放入全栋鸡舍,全栋保温
1. 优点
a. 鸡只管理上不必围栏,也不必拆装。
b. 鸡只能早日熟悉饲料和饮水。
2. 缺点
a. 全栋保温较耗费能量,但以(2)法来保温法很难使得雏鸡活动范围温度均匀,而且围栏需由屋顶到地面,才能使得局部地方之温度较一致,因此如果鸡舍本身隔热不太差之情况下如能在计算总耗能量後使用全栋保温,可能反而对整体饲养管理较方便,而鸡也不必一再适应新环境。
2. 保温器是否预备好
每一保温器所能容纳保温之鸡只,应该以该鸡舍在没有保温情况下环境温度及保温器之加热效果来决定。目前本省是采用每个伞型保温器可供500只鸡使用为原则,热天可能可供更多鸡只保温(500~800只)。红外线保温器目前之推荐,是一个可供700~1000只使用。
3. 瓦斯是否足够
一桶瓦斯各为20kg及50kg,分别可供五个保温器使用,约20小时及48小时。最好是有一桶使用中之瓦斯,而有一桶备用之瓦斯,以防临时瓦斯用完,而无法保温,特别是夜间,叫不到瓦斯时问题最大。
4. 瓦斯桶置於室外,请注意桶底(低温时)会沉积瓦斯,可先用一桶新的瓦斯,该旧桶至隔日上午气温高时使用。
5. 注意与保温器连接的瓦斯管是否有漏气现象。
(四)水冷式系统
1. 水 是否有蜘蛛网或其他污物,水 试用水冷式系统半天以检查是否有问题。水 是否乾净,如不乾净应以高压冲洗机冲洗。水 的落水速度太大或太小都将影响到水 的正确使用,因此必须调节水 开关在适当大小。水太大溢出 外,太小水不够冷却之用。同时试用半天了解系统是否运作正常。
2. 风扇皮带是否正常,风扇内之叶片是否乾净且运作灵活,风扇之皮带是否已磨损,如已磨损应更换。最好是有备份之皮带。风扇之叶片应擦乾净,且注意是否运作灵活。
3. 水 之水箱是否乾净
水 之水箱常因藻类或水质不佳而脏,因此在进水前应清洗乾净。
4. 防止水 生藻类之消毒用药品是否齐备
潮湿的地方常易生藻类,如能加药防止藻类生成同时有消毒的作用,将可达最佳效果,在药物中硫酸铜是有两种效果之化学药品。水中加0.2~0.3ppm之硫酸铜即可达到此结果。
5. 鸡舍两侧之布 是否正常
查看鸡舍两侧之布 或墙是否有缝隙,如有一定要补上,以防抽风时漏口而因此减少了温度调节之效果。
(五)垫料管理
1. 选无发霉之垫料,垫料是否足够(夏天约5分公,冬天约6公分)。(计算垫料需要量之公式,见公式1),拉平垫料之工具应预备好。
公式1:每袋粗糠平均重量约为9公斤,可铺5公分深粗糠1.2636m2之面积。
粗糠所需袋数=(鸡舍长×鸡舍宽)/1.2636m2
总重量=粗糠所需袋数×9公斤
(六)一般管理
1. 舍内是否仍有灰尘、蜘蛛网,是否有漏空气之地方
注意舍内是否仍有污物,如采用水 式鸡舍再检查一次,是不是有漏空气之地方,工作室的冷气机滤网清洗一次。
2. 风扇、饲槽和水槽之拉升部份及鸡舍两侧布 之拉升之齿轮等设施是否需加黄油
所有齿轮及需要加油的部份,应加适量之黄油,例如饲槽、水槽、布 拉升及车动轴部份及风扇,但不可加黄油在皮带或其他不可加之部份。
3. 供电系统、线路、发电机是否正常,发电机所使用之柴油是否有预备量
4. 电脑及所接入之线路及讯号是否正常
接收讯号包括温度、水量、饲料量及鸡只秤重等。
5. 鸡是否订好,进鸡数量根据热季、凉季及鸡只出售体重而进
总订鸡量是根据季节之差异决定每坪或平方公尺所养之鸡量而订(表4及表4-1),至於水 式鸡舍内每单位面积所养之鸡量,一般是根据凉季之数目来订。另外一个影响进鸡总数量之「重要」因子是根据出鸡之体重而订,出鸡的体重愈重,每单位面积所养的鸡数愈少。
表4. 饲养密度
周龄(约)
屠宰时平均活重(公斤)
每平方米只数 环境控制鸡舍 正常开放式鸡舍 3.55
6
7
8
9
1.01.5
2.0
2.5
3.0
3.5
3322
17
14
11
9
2215
11
9
7
6
一坪=3.3平方米<--mstheme-->表4-1. 机械式通风情况下,上市体重和饲养密度之关系
上市体重(公斤) 密度(只/平方公尺) 1.41.8
2.3
2.7
3.2
18-2013-15
10-12
8-9
6-7
注:(1)冷天可增加10%密度。(2)一般无机械通风肉鸡舍减低密度25-50%
(3)根据现场调节
(七)预防疾病
1. 免疫计画(表5)
表5. 一般肉鸡场之防疫计画建议如下
鸡只日龄(日) 疫苗种类 14
14
21
28(4周)
马立克氏病(或加鸡痘)ND(B1)点眼或点鼻
La. Sota点眼
IBD活毒饮水
ND死毒或注射用活毒
注:(1)如疫情严重於63日龄以ND死毒补强一次。(2)ND:新城鸡瘟疫苗。
La. Sota:新城鸡瘟活毒疫苗。
IBD:传染性滑氏囊炎。
普遍使用的免疫计画,如表5所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佳的免疫计画,最好之免疫计画是根据种鸡场。
2. 疫苗是否订妥、量是否够
根据自己的鸡数计算每一只鸡所需要之量,再找一家信用可靠的厂商订定所需要之量。
3. 维生素、脱脂乳粉、清洁水管之药物(柠檬酸)是否足够
本省养鸡户在给予鸡疫苗前通常水中加一些脱脂乳粉,在给予疫苗後给予维生素,这些都给後为防止水管堵塞,因此应在水中加清洁水管剂,以达到清理水管水便及不伤到鸡只,至於量也要算清楚。
4. 进出口消毒槽是否预备好
鸡舍进出口消毒槽一定要预备好,消毒药预备好,工作人员应将拖鞋放在外,而鸡舍内使用雨鞋,每天工作完後浸雨鞋在消毒槽中一次,并将取出放在鸡舍中晾乾。
5. 附近之老鼠、蚊蝇应尽量清除;野鸟应防止入内
进鸡前应扑杀附近之老鼠。水 式鸡舍中蚊蝇的存在数量不高,因此鸡舍内之问题不大,而鸡舍周围应先用杀 剂先喷 一次。应采用网子防止野鸟入鸡舍内,水 式鸡舍,野鸟应不易入内。
二、进鸡後之管理
(一)饲喂及相关设施
1. 喂小鸡之饲槽盘、饮水器放置於适当位置,最好饲槽盘放在饮水器下或旁。
2. 每天喂4次。每次喂饲时,最好能将大鸡用之自动喂料器空转让鸡只产生条件反射式之喂饲。
3. 5~7日时移开饲料盘。
4. 肉鸡日龄和摄食量之关系,如有饲料自动秤重器或连於电脑之养鸡户应每日检查此项资料。
5. 肉鸡日龄和饲槽高度之关系。
6. 每4小时运转一次喂料链,但不一定要有饲料运入分料盘,饲料以稍许覆盖链条为宜,如此鸡可吃到饲料,不易因为拨出而浪费。如为盘式喂饲则饲料在每盘中之高度不可超过盘深之1/3。
7. 每日利用饲料自动秤重器注意喂料量、利用鸡只自动秤重装置注意鸡重并以上二项资料计算出饲料利用效率以了解之效率及健康情形。
8. 根据日龄和鸡重或日龄更换不同期饲料(表2)。
(二)饮水及相关设施
1. 小鸡饮水2~4小时後,再开始喂饲料。
2. 饮水器之高度和日龄之关系列於表6,饮水器上留有水珠可吸引小鸡饮水。
表6. 肉鸡饮水器高度
日龄 高度=H (公分) 12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6
40
45
52
1112
14
15
17
19
21
22
23
25
26
27
28
30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此高度尚需配合水线是否水平,粗糠是否平整3. 周龄和饮水量有密切之关系(表7),小鸡期间饮水槽中需随时有水,大鸡时如有电脑之养鸡户应每日检查此项资料。因为饮水量不足可能是饮水器失灵或水管阻塞,有可能因鸡只生病,应立即找出问题及想出对策。
表7. 21℃每天每只鸡饮水需求量
周龄 毫升 12
3
4
5
6
7
8
3269
104
143
179
214
250
286
(三)小鸡管理及保温
1. 进鸡一天前应将保温器打开,进鸡前数小数应将小鸡装水之饮水器放入,使鸡进来时所饮之水不至水温太低。
2. 运到之鸡避免风或冷到,应连鸡带箱放於鸡舍内。
3. 保温器下应放置水盘及少许之水以免湿度太低造成小鸡脱水。
4. 小鸡安静无特殊"啾啾"之声音,表示舒适,否则应加高舍内温度,表8列出不同鸡龄鸡只对环境温度需要。
5. 保温伞之温度高度和日龄之关系列於表9和表10,鸡舍内应每周降温约3℃。
6. 小鸡放下之方法。
7. 光照应依表11中之方法进行,鸡舍之光照强度以5 Lux为适当,不可太强,太强易造成喙羽、异食 等现象。
表8. 不同周龄鸡只对环境温度之需要
周龄 ℃摄氏 12
3
4
4-上市
30.0-32.230.0
27.2
23.9
21.1
注:温度在垫料上5.1公分处量测而得表9. 育雏温度
日龄 使用育雏伞 整个鸡舍供热(无保温伞)
育雏伞 育雏伞周围 0-78-14
15-21
32-3529-32
27-29
2724
24
29-3127-28
24-26
表10. 不同日龄的伞高度及围篱宽度
日龄(日)
伞高度(公分)
日龄(日)
围篱高度(公分)
1-55-14
14-21
21-35
1217
30
40
1-44-7
7-15
15-19
45-6060
80
扩大至鸡会飞越为止
表11. 常规照明程序
日龄 小时 照明 黑暗 1-34-21
22-上市
2423
23
01
1
*完全密闭式鸡舍可采用3小时光暗,1小时光照,但仍需增加饲槽和水槽量。(四)水冷式系统
1. 温度之设定。
2. 湿度之设定。
(五)垫料管理
进鸡前两天应将垫料(冬天5~6公分,夏天4~5公分厚)铺上拉平。
(六)一般管理
雏鸡第一天供应红糖水
进鸡的第一天,可供给鸡只500倍之红糖水,如果能供给糖水加电解质会有更好之效果,因为红糖水主要是供应能量,而电解质使得小鸡离子平衡,使其不致脱水。
(七)预防疾病
1. 人员进出之消毒详见前述进鸡前之管理。
2. 免疫计画,彻底执行。
3. 加药之方法:
(1)加入水箱中。
(2)自动加药器加药。
4. 不论是在水中加疫苗、加药或加维生素前均应该停止给水3~4小时,其目的在使鸡只可在短期内将加的东西摄取完毕,如此可避免加的东西变质。
5. 死鸡之处理:
(1)病理解剖了解原因。
(2)焚化或掩埋。
(3)送往肉骨粉及羽毛粉加工厂。
三、出鸡及出鸡後之管理
(一)出鸡体重之选择
每单位面积所养之鸡数,此数和出鸡体重有密切之关系,因为一定体重下只能养一定数之鸡,如在此体重以上时,鸡舍内就会过密,过密之结果,造成紧迫及疾病之问题。
(二)捉鸡及运鸡时应注意事项
1. 灯光不可太亮,否则易导致鸡只兴奋而不易抓鸡或造成受伤。
2. 每笼内不可太密,以防止运输中死亡。
3. 如运鸡是在天气很热之情况下进行,则要注意应运出鸡前给予淋浴,以减少运鸡中之死亡。在运鸡过程中如遇小雨扣1%,中雨2~3%,大雨扣4%的重量。
(三)出鸡後,鸡舍之清理及消毒
1. 垫料之处理。
2. 饲槽、水槽之清理。
3. 水冷式系统清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