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推进全国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的道路上,先天不足的丘陵山区一直是个难题。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覆盖的人口超过60%,是我国粮油糖作物及薯类、果桑茶麻、蔬菜、青饲料等特色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而贫困地区也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种植作物是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曾表示,可以说,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既对国家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又直接关系农民脱贫致富。随着用工难、用工贵问题的持续制约,没有机械化支撑,丘陵山区特色作物很难产业化,很多地方特色优势将会逐步丧失,甚至出现产业萎缩、耕地抛荒。
宜机化改造推动全面机械化
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必将显著加大,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丘陵山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逐步到位,和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提出与确立,也为土地规模经营和集中整治带来新的机遇,农民因担心没明界而失地的顾虑少了,以规模经营主体、村集体为单位,集中连片进行耕地宜机化改造变得越来越可行。
因地制宜,突破瓶颈
对于南方部分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山地地区,可适当进行果树种植,发展果树产业。在南方的部分山地,如浙江中部地区的土壤性状主要是红黄壤为主,其次是紫砂土,适宜发展各种果树,如杨梅、柿子、桃树、李树、梨树、板栗、杏、山核桃、香榧等果树。加之近几年植保无人机的迅速发展,也将大大节省农用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不适宜发展果树产业的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项目农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蔬菜是赣州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赣州市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年来,赣州市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咬定把蔬菜打造成为产值过百亿的农业支柱富民产业,把赣州打造成江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的产业定位,突出丰富市民菜篮子产品、建设优质蔬菜外销基地、推进蔬菜产业扶贫三大任务,做出了在全市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17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0.3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9.63万亩、大小拱棚10.74万亩。建成了2个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19个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做到了为农民致富增收。
结语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属于中国特色问题,同时又关乎全国整体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平原平坝地区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整体转入提质增效阶段,丘陵山区机械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传统农机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情况之下,对于一些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的农机生产企业,丘陵山区机械将是未来几年的蓝海。
本文由中国农机网(www.nongjx.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