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养殖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家畜颌下水肿体会
时间:2009-12-10 12:07:18来源:作者:大山

 

 

    水肿是由于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颌下、眼睑、胸前、肢下、阴囊、会阴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肿。近年来,笔者曾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家畜颌下水肿22例,其中牛8例,小尾寒羊9例,山羊3例,骡2例,均用药23剂而愈。

1  病例   河南省农校养殖场一只1岁小尾寒羊发生颌下水肿,遂来求治。主诉:该羊近期一直食欲欠佳,精神不振。临床检查:该羊毛焦肷吊,倦怠喜卧,四肢耳尖发凉,眼结膜苍白,口色淡,舌苔薄白,颌下有5 cm×4 cm×3 cm的肿块,手按压有波动感,穿刺液为淡黄色,颌下淋巴结正常,T 38.2 ℃,粪便松软。诊为颌下水肿。治宜健脾燥湿,温阳利水。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黄芪25 g,附子15 g,木通15 g,猪苓17 g,泽泻17 g,山药20 g,桂枝17 g,通草17 g,健曲25 g,山楂15 g,甘草15 g1/d,水煎两次,一次灌服,连服3剂而愈。

2   小结

2.1  水肿在临床上多见,病因也较复杂。风邪外袭,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致使风水泛滥,溢于肌肤,发为水肿;圈舍潮湿,或被雨淋等,水湿内浸,脾为湿困,运化失职,造成水液潴留,泛于肌肤而为水肿;营养不良,草料不足,或劳役过度,脾气受伤,健运失职,以致水液停聚,甚至损伤肾阳,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常,水湿停留,以致泛滥横溢,形成水肿。在诊治过程中要抓住病机,辨证施治。

2.2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困于脾,使脾运化呆滞,水湿聚集可为痰饮,痰在皮下,可生瘰疠、痰核。肾主水,受脾土之制,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气,引起肾阳不足,命火甚微,釜底乏薪,蒸化无力,则浊阴凝集,上泛旁溢,遂见水肿,故本病为脾肾阳虚所致。故用和阳化浊、崇土利水之法。

2.3  方中党参、白术、黄芪、山药、甘草健脾益气、燥湿;茯苓、猪苓、木通、泽泻、通草渗湿利水;附子、桂枝温阳化气,温经通阳;佐以神曲、山楂健胃促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