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植
秋茬蔬菜定植后高产管理措施
时间:2012-08-20 15:32:39来源:作者:
    当前大部分秋茬蔬菜已经定植或即将定植,有的蔬菜定植后缓苗较慢,迟迟不发棵,也有一些蔬菜定植后却长得很快,出现徒长问题。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正常的,因为不论是棵子弱还是长得过快,都会影响以后蔬菜的产量。只有培育出壮棵,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而培育壮棵,最关键的就是定植后的这1个月。因此应该促控结合,从水、肥、环境等方面加强定植后1个月的管理,为蔬菜后期高产奠定基础。
    一、注意环境调控
    秋茬蔬菜定植后,要特别注意环境调控。这里所说的环境调控,主要是温度调节。秋茬蔬菜定植后,外界温度依然较高,如果棚内温度过高,不但会影响植株的长势,还会影响其花芽分化。一般情况下,茄果类蔬菜白天应将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应控制在15~16℃;瓜类蔬菜应控制在25~32℃,夜间控制在15~18℃。
    秋茬蔬菜定植后个月内,温度较高,雨水较多,天气变化无常,这就要求菜农朋友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控棚内的温度。
    1、晴好天气:重防高温。当棚内温度超过35℃时,就应想办法降低棚内的温度,可在加大放风口的前提下,设置遮阳网、操作行内覆盖作物秸秆、勤浇水等措施来解决。
    ⑴在棚顶设置遮阳网降温,注意遮阳网覆盖时间以上午11点至下午2点为宜,忌全天覆盖,以免影响蔬菜正常的光合作用。基本原则是:晴天遮,阴雨天不遮;中午遮,早晚不遮。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遮阳网的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如番茄喜光,覆盖时间宜在中午前后4个小时左右即可;而甜椒喜光耐弱光,高温季节可延长覆盖时间。
    ⑵操作行内覆盖作物秸秆。有的菜农加大了放风口,设置了遮阳网,可有时仍不能把棚室内的温度降下来。建议菜农朋友在蔬菜操作行内覆盖作物秸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地温迅速升高,而且还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避免杂草、病菌等传播危害。在蔬菜操作行内覆盖作物秸秆后,能降低地温4~5℃。
    2、连阴天气:重防弱光。连阴天千万不可再覆盖遮阳网,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避免弱光使得光合产物合成的少而造成植株长势弱、果小或不坐果等。同时,也要做好控湿工作。
    3、降雨天气
    ⑴要防雨水灌棚。菜农朋友要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在大雨来临之前,要关闭放风口,防雨水灌入棚内。倘如果防护不当,雨水灌棚后,应迅速排出棚内积水,在土壤见干见湿时及时中耕,疏松土壤,增加其透气性,以防发生沤根或引发根部病害。中耕后,最好灌施1次养根护根的肥料,如根佳、根多多等,以促进蔬菜根系生长。
    ⑵棚内湿度大,注意防病害。多雨季节,棚内湿度较高,高温高湿环境容易诱发病害。对此,在雨停后要及时拉开前后放风口放风排湿,并及时喷洒药剂预防各类病害发生。
    二、浇水要合理
    只有合理地浇水,才能促进蔬菜根系深扎,形成壮棵,利于蔬菜高产。一般来说,蔬菜定植后一个月,重点要浇好前三水。而记者了解到,有的菜农在蔬菜定植后,为了促进缓苗,一味浇水,1个月内浇水不下7~8次。浇水过勤,土壤过湿,根系难以下扎,蔬菜容易出现徒长,抗病性差,坐果难。相反,有的菜农在蔬菜定植后为防蔬菜旺长,不敢浇水,也会影响蔬菜长势。
    第一水:定植水,这一水一定要浇透。因为大水可以加速秧苗根系与棚内土壤的结合,降低地温,更有利于缓苗。说到大水漫灌,有的菜农可能会担心浇水后,蔬菜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其实不然。因为蔬菜定植前棚室土壤经过了深翻,施肥后透气良好,再加上苗子根系少且多分布在5厘米的耕作层内,浇大水一般不会造成根系缺氧而沤根,再加上秋茬蔬菜定植后温度依然较高,水分蒸发量大,更不会出现沤根。
    第二水:缓苗水。一般在蔬菜定植后6~7天左右浇灌,宜在早上5~6时浇灌,因为这时水与地温的差距最小,对根系影响小。如果在8~时或下午浇灌,常因地温高而水温低造成伤根。同时,该水水量不宜过大,一般以水流到种植行的前端即可。
    生产中,很多秋茬蔬菜就是因为这一水过大,田间积水而造成沤根。即使不发生沤根也会因地表水分充足,蔬菜根 生产中,很多秋茬蔬菜就是因为这一水过大,田间积水而造成沤根。即使不发生沤根也会因地表水分充足,蔬菜根系多聚集于地表层,不利于根系深扎,容易受地表水分、温度变化影响,抗逆性差。
    该水过后,要及时划中耕划锄,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使之利于根系深扎。
    第三水:促棵水。在缓苗水后15天左右浇灌为宜,因为此段时间主要以控水蹲苗为主,浇水不宜过勤。另外,该次浇水的时间与水量与缓苗水一样即可。该次浇水目的是为了促棵,因为此时根系已深扎,植株也即将进入开花期,浇水促棵是为了提高蔬菜的坐果能力。
    当然,上面所说的三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菜农朋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如如果棚内温度较高,单靠放风、设置遮阳网等措施仍达不到降温效果时,可以考虑浇小水降温。另外,如果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量过大,土壤干旱,棚内蔬菜出现萎蔫症状时,也要根据情况及时浇小水,确保蔬菜正常生长。
    三、划锄
    划锄,即中耕松土,指人为使用锄头、二齿钩等工具划动地表,疏松土壤,打破地表板结层的过程。采访中,不少菜农没有认识到中耕划锄的作用,在蔬菜定植后没有划锄的习惯,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划锄的作用有以下三点:
    ⑴保持土壤墒情,促根下扎。
    ⑵断根控棵。对于秋茬蔬菜而言,因温度高,浇水大,易旺长,尤其是樱桃番茄等。假如果在蔬菜秧苗出现旺长迹象后,通过深划锄,近划锄,切断部分浅层根系,暂时降低其根系吸收功能,可抑制其旺长。
    ⑶除草。划锄的过程也是除草的过程。
    由此可见,蔬菜定植后划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农艺措施。那么,蔬菜定植后,该如何进行划锄呢?一般而言,棚室蔬菜定植后1个月内进行3次划锄为宜。以后随着蔬菜根系扩展及茎秆拔高,便不再适宜划锄。第一遍划锄是在定植后3~4天,待地表不干不湿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因幼苗较小,划锄时不宜使用锄头,可以用条镢或二齿钩浅划1遍,划锄第2天再用锄头将划出的土块砸细。第2遍是在定植后7~8天,也就是在浇第2水后进行,目的是改善土壤墒情,引根下扎。这次因苗子长大了,可在浇水后进行1次较深的中耕,深度一般5~6厘米,但要注意根际周围要适当浅些,避免伤根。第3遍是在吊蔓前进行。蔬菜蹲苗后10来天,发现土壤干旱时就可进行浇水,浇水后2~3天,地面呈半干半湿时,即可进行第3次中耕。这次划锄因植株开始迅速生长,根系长满畦面,划锄不可过深,又因杂草种子大量萌发,兼有锄草作用,所以这次划锄更要细致、严密。
    四、追肥
    对于苗期该不该施肥,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的菜农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苗期需肥量少,底肥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有的菜农在给蔬菜苗期施肥后,发现利于培育壮苗,能提高蔬菜自身的抗病抗逆能力,作物产量高质量好。
    那到底苗期应不应该施肥呢?应该根据基肥的施用状况来定:
    1、基肥施足的。如果蔬菜定植前,一次性施入大量的肥料,像稻壳粪、鸡粪、商品有机肥、复合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底肥充足,土壤中的营养完全可以满足蔬菜苗期生长的需要,所以苗期没有必要再施用氮磷钾之类的肥料。如如果施肥不当还会造成烧根。因为蔬菜定植后,部分有机肥或化肥开始逐步被土壤微生物分解,释放可以被蔬菜根系所直接利用的养分,假如果再随水追肥,底肥分解加上追肥,会造成大量的养分聚集在幼嫩的蔬菜根际范围内,不但不会被根系吸收,反而会造成根系养分倒流,导致根系受伤。同时如果苗期使用较多的氮肥,还可能造成蔬菜幼苗旺长,植株拔节过长,根系下扎浅等情况,而植株旺长所带来的主要后果是,花芽分化不良,开花结果延迟。所以,如果基肥施用充足,没有必要在苗期追肥。当然,秋茬蔬菜定植后,因天气等原因,作物缓苗慢,可酌情施入芳润根佳、激抗菌968苗期冲施肥等,能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缓苗,根系神扎,防病壮棵。
    2、基肥使用不足的。记者了解到,有的菜农在上茬作物拔园后,不翻地直接种植蔬菜;新棚种蔬菜,底肥施用不足的。这些情况下,作物苗期都应该施用肥料。因为底肥施用不足,如果苗期再不补充肥料,作物苗期生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生长发育不良,抗病、抗逆能力下降,在蔬菜上则表现为缓苗慢,迟迟不长,花芽分化不良,易感病死苗。所以,在苗期,应该及时施用全水溶性肥料,如乐吧、芳润等,每亩用5~8公斤即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