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子
八十七团制种玉米成为职工增收的“黄金产业”
时间:2012-09-14 12:06:32来源:作者:思雨


  随着制种玉米种植规模的扩大,种子产业已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七团职工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制种玉米产业在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团场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9月13日,机车轰鸣,一台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在该团五连职工朱红才的地了收割,看着喜获丰收玉米种子,朱红才喜上眉梢,盘算着今年又有不错的收入。

  朱红才说:“这些年种植制种玉米,收入很有保障,今年种植100亩地,收入可达6万多元。”

  和朱红才一样,他所在的该团五连,80%的职工都靠制种玉米发家致富。

  该团充分利用适宜种子繁育的自然条件,努力提升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能力,稳定制种玉米的面积在2万亩以上。目前,制种玉米已在该团成功扩繁15年,成为该团的主栽作物和职工增收的主渠道。

  由于该团种植的制种玉米全部与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种子一落地,产品也有主。职工们只需按照订单把玉米种子交售到团里,团里就按照合同价兑现,就可以得到稳定的收入,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

  该团先后与四川、山东、湖北及疆内10几家种子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近日,又与北京奥瑞金博种业集团合作,成为奥瑞金博种业集团的玉米种子繁育基地。今年该团2.3万亩制种玉米全部实行订单种植,产品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打消了职工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为确把制种玉米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该团在提高种子的品质上做文章,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种子质量管理标准,从播种、田管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特别是在去杂、脱粒、晾晒、烘干、包装等环节建立了种子质量合格证制度,使该团生产的玉米种子100%达到国家标准。

  目前,该团已成为疆内颇具规模的制种玉米基地,制种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制种玉米成为团场产业化程度最高,职工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

  据该团团长孙美珍介绍,制种玉米产业已成为团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种植制种玉米的职均收入突破了3万元,全团有60%以上的农业职工从事玉米制种产业。(雅青)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