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人均较少的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粮食安全,成就非凡。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而耕地面积减少却是粮食安全的一个潜在风险。要保证持续稳定的粮食供应,需要现代化的种业作为后盾,中国的种子产业亟待升级。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 的颁布,改变了国有种子公司一统市场的局面。进而,民营种业公司、中外合资公司、科研院所自办公司、农技推广人员“自立门户”,甚至还有一部分“皮包公司”纷纷进入市场,使全国注册资本500 万元以上的公司达到8700 多家,形成了“小、散、乱”的局面。为促进种业升级,2011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种业的国家战略地位,提出将大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本土企业的参与,也需要外资企业在育种技术、管理经验乃至农艺服务等方面给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