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通过招考共引进了63名大学生村官将到村任职,其目的是希望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成为我县农民发展致富的领路人,但其效果如何,鄙人觉得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主要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其一、“麻雀窠”是否能栖下“金凤凰”?
目前,我县农村发展还十分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低,公路不通或半通(基耕道),没有大学生村官居住的场所;没有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女性)居住的“土壤”,因为绝大多数农民素质还什么落后;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没有大学生村官呆的必要,他们下去后会觉得无事可做,光讲些大道理,宣传些新知识,老百姓不一定接受,自己带头去干可能又没得这能耐。
其二、“金凤凰”是否能愿意呆在“麻雀窠”里?
上面种种现象,大学生村官们愿不愿意呆在村上更是一个问题,我相信,许多人较发达地区的人来酉阳报考村官,都是报着“支援西部农村”甘心来受苦受累的,我觉得一定为数不多,绝大多数都是迫于就业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另谋出路,插翅高飞。
其二、“猎人”是否会将“金凤凰”带走?
如今不管是县级还是乡级,都出现人才“畸形饱和”的怪圈,"人"黑压压一大堆”,但是能真正找几个做事的人太少,许多都是以前进来的关系户和政策投机户,不仅“白吃皇粮不干事”,一天还“牢骚满腹尽捣蛋”,一般干部没办法,领导干部惹不起。机会来了,如果村官稍稍得用点就会下村当官为“名”,留在乡镇办事为“实”。
请大家谈哈,引进大学生村官建设新农村,究竟路在何方?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