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先期选派到村的老“村官”,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刚刚从学校走向农村的新“村官”,要尽快过人际关系关。需要做的主要是努力克服三种心理:
第一个是克服自傲的心理。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比较优秀,可能骨子里浸润着那么一点点傲气,这个和农村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中摒弃这种傲气,努力让自己放下架子,和当地老百姓一样,尽量不要表现出特立独行,积极争取融入到他们当中。有句话叫做“入乡随俗”,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我的地盘听我的”,所以我就尽量让自己表现的俗一些,他们想吃的,想喝的,想玩儿的,我都让自己努力地去适应,最后我做到了,他们觉得我没有架子,没有书生气,生活在一块就比较愉快了。
第二个是克服自卑心理。在村里当“村官”,你自己可能觉得别人会以为你是不是在城里或者在学校里混不下去了,然后才混到农村来,其实完全没必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去农村并不意味着我的能力不足以待在城里,而是觉得农村更适合我,能够给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是克服浮躁心理。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毕业了,进入社会了,逐渐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学习进步的要求,心理上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浮躁起来。在农村,抽烟、喝酒、打麻将的氛围比较浓,如果自己跟着浮躁,很有可能慢慢的就磨蚀掉了上进心。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农村的处事方式,当地的干部群众,应该比较欢迎这种做法,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他们都希望拥有一个有上进心、积极要求进步的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的两年,除了工作的时间之外,我严格要求自己,看了不少的书,虚心地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给当地的干部群众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那就是好学、有上进心。这样一来,他们才会越来越重视你的成长,关系就好处理多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