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编者语:从8月2日起,我市“大学生村干部”开始入村工作。一个月来,“大学生村干部”都能够按照有关要求,迅速转变角色,熟悉村情、了解民情,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工作。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促进交流,从本期开始,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精选部分“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日记,供大家学习借鉴。
龙湖镇泰山村“大学生村干部”冯伟民
三学·两访·一实干
2008年8月,我被分到龙湖镇泰山村任支部委员。回顾我在泰山村一个月来的工作,可以用“三学·两访·一实干”来概括。
“三学”即放下架子虚心向书本学,向领导群众学,向同行学。
一是真心向书本学。近代画家李苦禅曾经写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的诗句。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认识到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上有所作为,就必须静下心来苦读书,不断地充实自己。我在工作之余阅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支部和谐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等书籍,这让我对“什么是新农村,如何构建新农村以及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等一些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二是虚心向领导及群众学。向领导学,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咨询有关的政策法规。向村“两委”学,学习乔宗旺书记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学习村“两委”干部默默无闻求实创新的“老黄牛精神”。向群众学,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勇于奉献的精神。三是诚心向同行学。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共邀请龙湖镇西区和中区的大学生村干部来我村两次,去东区学习一次。通过走访·交流·学习,不仅使我学到许多的工作方法,同时也使我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借鉴。
“两访”即“上访”和“下访”。“上访”就是及时到上级部门汇报,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请教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了解泰山村的整体规划和思路;同时,对上级部门交予的工作任务,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请示,不带问题下村,从而保证了有关工作认真落实。“下访”就是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一个月来我共走访党员14名,走访群众42户,约120余人。其中贫困户3户,孤寡老人2户。通过走访,我对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及状况都有了基本了解;通过我的宣传引导,消除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误解,纠正了错误认识,激发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
“一实干”即甩开膀子真心为民干实事。古语说的好“既来之则安之”。有幸被分到泰山村是一种缘分。虽然离家较远,还有小孩儿需要照料,但作为一名党员,我从没抱怨过,妥善处理好家里困难以后,我就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去,并以泰山村为家,以村民为亲人。泰山村作为郑州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迎检及新农村建设任务比较多也比较重,作为该村一名委员,一名党员干部,我责无旁贷,勇挑重担不回头。在8月14号对村委会大院四周围墙、蓄水池的抗洪工作中,我积极带领本组“大学生村干部”,共冒雨装运沙包100余袋,移运石料5方多。在8月28号迎接郑州市委检查的工作中,我带领本组“大学生村干部”共清扫路面150余平方,移运石料及垃圾10余方,搬运砖块6万余块,得到了镇村两级领导的好评以及广大村民赞誉。
八千乡苗庄村“大学生村干部”连海林
时刻想着群众的冷暖
来到村里,深入调查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为尽快了解、掌握苗庄村基本情况,我首先对全村9户五保户和10户低保户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查,掌握并统计了第一手资料。接着,我了解并走访了陈灵芝、李永乾等一批老党员,听取他们对村内工作的看法和意见,这使我对苗庄村党组织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设想。我了解到养殖业是苗庄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便及时掌握了村中4家养鸡户和8家家养猪户的养殖状况及规模,对养殖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走访和调查期间,我还特意与村民多沟通,蹲田间地头唠闲嗑,坐农家小院拉家常,与村民打成一片。
群众事情无小事。由于苗庄村村委主任被停职,乡领导决定由我暂时管理村委公章,我深感责任重大,更加认真细致工作。为方便群众办事,我把自己的联系方式贴在办公室的窗户上,群众有事随时与我联系,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与群众沟通的机会。
村民陈志峰因家庭困难,女儿陈静上大学是难题。我和包村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仔细查找相关政策,并以村委会的名义为其出具贫困证明,帮助申请了“金秋助学”资金,圆了其女的大学梦。另外,我还帮助调解了陈学义夫妇与其子女的家庭纠纷,经过多次晓之以理的劝解,陈学义的子女终于同意赡养在大队部居住了五年的两位老人。这两件事对从来没有处理过农村问题的我是很大的收获。
新农村建设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苗庄村还存在道路问题、班子建设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会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一心为民,甘于奉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