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是中央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村党员干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并造福亿万群众的一件大好事。开展此项工作,“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学、用”是目的,最终使党员干部能真正受到教育,农民群众能真正受到实惠。
余姚市梁弄镇自2005年11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现已有20个终端接收点。2007年又为远程影院配备了投影机等设备,使远程教育播放硬件设施更加完备。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完成后,由于各行政村村干部电脑操作不熟练,面临着无法管理、播放的尴尬局面。2006年9月,按照中央、省各级文件精神,梁弄镇招聘了18名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利用我们大学生村官电脑操作熟练的优势,把他们聘用为专职远程教育管理员,负责日常的操作管理,弥补了缺少高素质操作管理员的空白。
在近两年的工作中,远程教育工作在各村有声有色的开展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大学生村官日常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各村能按照上级制定的管理学习制度进行规范的操作管理,并能根据本村实际,开拓创新,摸索出适合本村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做好调查问卷,了解群众需要(调查问卷)
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对普通群众来说,可能还是新生事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们逐渐认识到教育内容与群众需求脱节这一矛盾。为此,我们尝试着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的方式,每季度向部分村民发放问卷,并与他们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通过调查摸底,我们对当地村民的所需所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综合这些反馈的信息,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善工作方式,做到党员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
二、宣传远程教育,提高参与热情:(标牌、宣传栏照片)
要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宣传工作至关重要。我们为进一步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在党员群众中的影响力,在宣传方式及力度上下了很大功夫。根据已下载的课件情况,在每月初编制本月节目预告单和海报,通过宣传窗、农讯通等形式进行公告,节目预告单的预告范围为从村委公告栏到各自然村公告窗,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本月的远程教育节目安排情况,方便大家安排时间收看。到目前为止,各村的节目预告单制作率达到100%。尤其是海报的制作和农讯通的使用,让村民对远程教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精彩的海报内容常常吸引很多路过的村民驻足观看,农讯通的群发功能使更多的群民了解了这个月远程教育的活动安排。
我们也结合其他活动内容,加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宣传力度。今年6月份,省远程教育办公室就专门组织在我镇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下乡服务农村的活动。我镇就借此机会,开展大型的宣传活动,通过搞文化节目、免费医疗服务等形式,扩大影响,吸引了全镇上千名群众参加,让更多的人了解远程教育,来参与远程教育。使远程教育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安排节目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节目单、刻录机照片)
远程教育系统本身就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学习课件,包括基层党建、先进性教育、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在内的各类内容,但缺乏一些娱乐性的内容,随着远程影院活动的开展,我们又发挥我们熟悉网络的优势,从网上搜寻更多的电影资源,让党员干部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放松心情,做到寓教于乐,使远程教育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参与热情也进一步提高。
我们在安排节目内容的时候,能根据本村实际,做到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人群,做到因人而异。如工业型村,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专题;种植业型村,安排农作物生产、果树栽培等专题;针对老年人安排戏曲、经典电影等专场;针对学生安排动画、科普知识等专场。根据各类人群提供多样的节目类型,让他们体会到远程教育确实能给他们带来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在学习形式上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一般都安排在行政村委所在地,属于村中心区,分散的村落给集中组织观看带来难度。除了远程教育站点每月几次的集中培训学习以外,我们通过刻录机,将党员干部群众需要的课件制作成光盘,提供给各自然村的家庭教育点进行学习。让他们可以自己调配时间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推出了自由点播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不管我们如何做好调查工作,我们都很难完全了解群众的需要,或者说很难在节目安排上让大家都满意,所以,我们安排一定的时段让党员群众自己点播自己想看的内容,让他们由被动变成主动。
四、强化学用功能,促进作用发挥
我们围绕把远程教育和远教影院打造成传授知识、增强本领、活跃生活、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综合平台,强化功能,提升学用水平。
强化教育功能,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素质。通过远程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农村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理想纪律和党风廉政教育;举行“红色电影周”,开展“看红色电影,扬红色精神”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理论水平,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为方便村民能就近、就地接受教育,我们还把远教教育和影院延伸到党员家庭教育活动点。这一举措加强了党员、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减少了社会矛盾和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强化培训功能,提高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我们以远程教育为培训主阵地,发挥农技专家、种养殖大户及基地的优势,围绕茶叶、水果、花卉、养殖等特色产业,定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就我们横坎头村来说,去年三八节前,在对育龄妇女进行哺乳、计生知识培训时,村里专门请来妇产科专家,边电视培训边现场讲解。去年9月份,针对农家乐发展较快的情况,我们利用远程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家政服务培训,来参加培训的大多是本村的妇女,甚至还有几个男同志,培训内容包括农家菜的烹饪、接待礼仪的学习、公共卫生以及疾病预防等;今年4月份,结合樱桃栽培技术的学习,我们组织村民到村樱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请承包樱桃基地的种植户给他们讲授经验心得。通过学习,引进新品种,加强管理和网上宣传等,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村集体100亩樱桃基地,平均每亩净收入在4000元以上,为增加村民收入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五、联系日常工作,创新工作模式(庭院整治照片)
远程教育的学用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个人素质上,同时也能帮助村集体处理日常事务。比如说,去年10月份,横坎头村开展了农村庭院整治创建工作,为了让村民更好的了解庭院整治的内容和意义,我们特地组织了2次关于如何做好庭院整治工作的专题教育,我们从网上找来其他地方的一些村庄整治的优秀做法和先进经验,让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学习,通过3个月的共同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创建工作,而我们村首创的一户种一棵树的做法,也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好评。
为提高学用效果,我们积极探索新的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现已提出了开放共享式、延伸空间式等新模式。如横路村,根据本村人口集中程度高,老年室、图书室一起管理的特点,积极尝试开放式教育模式吸引村民,根据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自行进行选择,随到随选随放,取得了很好效果。横坎头村自然村多,村民较分散,根据此特点,村终端接收点就利用家庭教育点、老年活动室,制作光盘进行播放管理。将远程教育点延伸到家庭。五桂村办公事离梁弄镇校很近,村里的大学生就想到用远程教育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她在节假日主动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播放电影等,给了留守儿童另一个温暖家。通过各种形式,到目前为止,从观看的次数、人数的增长,反映出农村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2年来远程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远程教育设备存储性功能弱。因远程教育电脑的配置已相对落后,如硬盘不够大、内存太小等,给日常的下载、播放造成很多问题。为了新课件的下载,就必须删除很多已下载的课件。内存太小往往导致在播放过程中卡机等现象。
二、各村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差异性明显。有些自然村开展的比较顺利,在实际的学用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如横坎头村,现在已成为省远程教育示范点、五桂村成为市级教育示范点。而有些村的工作还是停留在原处,由于经济条件,工作重点的影响,村领导层没有将远教工作重视起来,工作开展进程缓慢,效果不明显。
三、大学生村官对自己所在村村情民情了解不深,节目单基本以操作员的思想为指导进行编制,不经过村相关领导核实,预告内容难免会与村民需求有所差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也经常性的开展总结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克服困难。下阶段我们将在几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将学用效果真正发挥出来。
一、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远程教育基础设备逐步进行改换,完善硬件设施。
二、把好领导关,将远程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书记层,由书记领导其本村远程教育工作,将村干部纳入学习与操作实践中,推开远程教育的学用面。
三、加大宣传力度。根据现有的学用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对远程教育的认识程度还比较低,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是有效地提高群众认识的途径。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操作,并不定期的做好民意调查工作,将群众的意见作为自身工作的突破口。
四、多方交流,提高学用水平。远程教育的开展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了又好又多的精神食粮,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模式的不同,使各村的远教学用情况存在差异。全省的其他市、乡镇、村也有优缺,所以我们要多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发现不足。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性的采他人经验为我所用,使远程教育工作更能发挥好的效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