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30年后,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第三部分提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第四部分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五部分提出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第六部分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最深。它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这三个“最需要”,不仅指出了我国现阶段 “三农”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30年前,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不仅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也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30年后,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虽然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扶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免除农业税,实行农村低保政策、养老保险、农村医疗合作等,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让最广大的农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但就整体情况而言,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基础薄弱,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仍十分困难。因此,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政策扶持,让老百姓看到了党中央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看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光明大道。
通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一定要紧跟中央部署,立足本职工作,当好三个角色,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是当好传播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大学生村干部就要充分发挥好政策宣讲员的作用,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广播、宣传栏等平台,把我党对“三农”问题的政策传达到每一位村民,鼓舞广大村民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当好执行者。作为一名村干部关键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二是把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工作融入学习,作为学习贯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是当好建设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深入思考,扎实工作,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日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