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周宏建,系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人,2008年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法学学士。很高兴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村官,也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代表全体学员作大会表决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参加这次培训的全体学员向为这次培训奔波劳累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学生到村任职,是我们当代青年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举动,是奏响21世纪青年人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时代最强音。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投身基层,投身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基层老百姓的真情召唤。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此事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维.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和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背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批又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说过:“我最难忘的,也是我一生最值得珍惜的便是我去陕北农村插队当村干部的那段经历”。可见,大学生到基层锻炼时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到基层去,就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心,设立长远的人生目标,人生的真正旅途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收拾行囊,然后出发,任寒暖交替,任雨雪风霜,任艰难困苦,踏平一路坎坷,洒一路豪歌,奏响一曲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舞曲,总有一天,我们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决心已下,也便只顾风雨兼程,永不言弃。有人说:“大学生,乃天之骄子,怎么能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怎么能把一肚子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怀疑的眼光,嘲讽的声音肯定会有,但纵有万千险阻,也无法阻拦我们年轻的脚步。就好像咸阳市武功县基层办主任张慎立老师所说:”放下大架子,丢掉大面子,拿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通过在市委党校三天来的学习,我想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首先,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农村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要真正融入到农村中去,当好群众致富的领路人。我们既然选择了去农村锻炼学习这条道路,就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来看,要沉的下去,把农民的利益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利益,村民无小事,要善于向老百姓学习,转变观念,尽快进入角色,要彻底走出象牙塔,不能再沉湎于昨天的安逸,思想上首先要有准备,农村不比城里,我记得咸阳市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郭勇老师说过:“城里的路路平但很挤,农村的路不平但很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热土上,我们照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然,农村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具备能让群众公认的高素质和强能力,对于一名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实战工作经验,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现。农村工作神圣而伟大,他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国家的和谐稳定与社会进步,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选择到基层农村,就要真正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次,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到村后要积极主动去熟悉村情,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主动向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方法,做到“不靠,不等”,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做好农村科普宣传员这一重要角色,要经常到老百姓家里走动,了解老百姓的生活困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更好的树立自己的形象。
再次,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工作中,难免有困难挫折,但我们绝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要不急不燥,认真分析,虚心请教,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既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我们历练人生的学校,今天的一番风雨,必能换来明天绚烂的彩虹。
同志们,到基层锻炼学习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为自己描绘一幅宏伟的未来蓝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而道远,我们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想起了孙中山先生说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让我们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党和人民汇报,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
这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及在坐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作者: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2009年村官 周宏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