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两年找回村民心
时间:2009-10-29 14:12:0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4年前,珠海市红旗镇小林村罢选新一届村委,起因是该村干部违法违纪导致集体财产大量流失。村民们再不相信这些村官,遇到问题动辄上访、拦路。小林村在广东省的“问题突出村”中“榜上有名”。
  在干群矛盾最尖锐的2002年底,金湾区向小林村派出聂桂林、马小云和黎北年等3名共产党员任村支书和村委委员。一年之后,小林村再也没有发生过上访、拦路的事件;两年之后,全村600多户村民从这些任劳任怨的党员身上找回了信赖和希望。
  新年初八,聂桂林回到小林村绕着村子走了一圈,挨家挨户聊天。村民们纷纷在问,农贸市场什么时候建?能不能帮孩子进厂做工?
  三年前也是过年的时候,聂桂林在村民家听到的只是冷言冷语——“你聂桂林就是长了膀子会飞,小林村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委屈自己 理顺民心   2002年6月,小林村村民罢选村“两委”。12月,金湾区委从农业局抽调聂桂林、马小云和黎北年进驻小林村,组建新一届村委,改选村支部。
  他们进了村,发现上两届村委侵占浪费集体和村民个人资产令人触目惊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2002年的10余年间,村集体占用了村民小组和村民们近1500万元的征地补偿、安置等费用,在6年时间内不仅用光花完差不多2000万元资产,而且还倒欠300多万的债务,村集体留下来的财产就是两栋6000平方米厂房和一栋3000多平方米的商住楼。
  难怪小林村的村民们看扁了小林村官,老百姓当着聂桂林的面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都是一路货色!”
  群众火辣辣的眼神,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身上似有千钧重压。
  2003年1月,三顷村一位村民没按照糖厂安排自行砍了甘蔗。他找到村委说,你们如果不把我的甘蔗运到糖厂,我就把甘蔗送到镇政府、区政府的门口。聂桂林等人没有激怒村民而是千方百计从镇政府找到糖厂,破例调来三艘船运走甘蔗。
  委屈自己倾听抱怨,把村民每一件上火的事当成大事办,就这样,他们三名党员在村“两委”中统一思想,想方设法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迎回百姓的心。
  到2003年下半年,群众见到这些党员干部真是忍气吞声办了不少事,火慢慢地消解下去,上访、上道拦路的事也不做了。6、7月间,小林村稳住了,省内“后进村”的帽子终于被摘掉了。   留下根基 为民谋利   聂桂林这届村委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怎么填补上届村委欠下的征地补偿款的窟窿。2003年初,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强烈要求村委把厂房和商住楼卖光分光。
  憨厚的聂桂林在小林村三年里就拍了这一回桌子,“村里就剩这点家当,你们把家底卖空了,以后靠什么吃饭!”
  发完火聂桂林又后悔了,不是村官对不住村民,他们也不会想这个山穷水尽的主意。会上决定,向从来没交过厂房租金的工厂追收租金,把商住楼租出去,派人出去追债。他们收回厂房年租金30多万元,而且以更高的价格租赁厂房,商住楼也顺利租给了附近工厂做职工宿舍。
  收到新一届村委最大的一笔钱,聂桂林马上召集村委会通过决定,这笔钱全部用于村民年终分红。以后村集体所有物业的产权都归村民小组和村民,这些物业的收入全部发放给村民。
  2004年春节之前,这笔钱被分到全村老小2300多口人的手上,虽然每位村民平均只拿到100多元,但这可是小林村历史上的第一笔分红。
  到了去年年底,小林村村委通过出租、承包集体用地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等,收入从两年前的亏空变成88万元。不仅如此,金湾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小林村一年前还资不抵债的物业价值上涨了差不多近一倍,村集体家产变厚了,总资产如果用于偿还债务还能够有几百万的结余,村民们这下子都看到村委决定的远见。有了第一笔收入的小林村去年底又做出决定,全村9条村村民自己承担的医疗保险费用全免,老党员、“五保户”每年还获得千余元的生活补助。
  那位称聂桂林“长了膀子会飞”的村民两年后对他们说,“还真是有了你们,村里才能有今天这个样子。”   发动群众 走致富路   2004年初,小林村又面临一次工业项目征地,征地可是横亘在小林村人心头上的一道坎。
  当时的大连大显和龙丰铜管这两个工业项目要落户小林,征地牵涉到项目能不能落地生根。红旗镇登门找村委商量,承诺足额、及时发放征地的所有费用,并且将这两个项目年收益的15%留在小林村。聂桂林等三名党员一连数日分别下到村民小组和村民家中讲解、沟通。
  村民们知道村委的良苦用心,先后在征地协议上签字。这年年底,征地款、安置费和青苗补偿如期送到村小组和村民手中。为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活来源,聂桂林与村党支部、村委讨论之后再次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15%的项目收益留成主要面向村民分配。
  村集体的收入、村委留成的收入绝大部分都分给村民了,发展怎么办?村委形成一致意见,第一步靠招商引来工业项目筑巢,第二步引导村民搞股份制共同出资建设工业配套厂房和生活配套的集贸市场,在培植村里的收入来源的同时,依托工业发展帮助村民实现劳动生产转型。
  2003年以后,聂桂林使出浑身解数在小林村和联港工业区招来了13个工业项目,从今年起,这些项目一年能有70多万元的收成。为让小林村走好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聂桂林和村支部、村委争取到区、镇政府的援助在小林村修了两条路,又集中了村里适合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近百亩土地准备转让或者自建工业项目。
  今年1月,龙丰铜管正式投产之后,聂桂林找上门与公司签订了卫生人员用工协议,还准备与大连大显再签一份用工协议。他在合算着在村里成立专门的卫生清洁公司,为小林村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清洁队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