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记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优秀大学生村官
时间:2009-10-29 14:12:0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采访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想法缘于记者从报纸上经常看到的一个名字,他叫黄程桂,从他的文章中我知道他们正在做我们很多人没有去做的事情。2003年我市右江区首次招收了1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相对于当时80多名应聘者来说,他们是一群幸运者。在一年多的基层工作中,他们尝尽了酸、甜、苦、辣,学会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这令我们感动。这里讲述的,是他们当中三个人的故事—— 黄程桂——为改变城乡差别做点事 初次见到黄程桂,是在一望无垠的甘蔗地上,他正和村民热火朝天地砍着甘蔗,若不是有人介绍,我实在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学生村官。敦实的个子,朴素的衣着,黝黑的皮肤,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装扮,如果不是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还有细心才能感受到的文静气质,我们根本无法将他和周围的一群农民区别开来。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自贫困的一个小山村。”一见记者,他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们,大学毕业后,他东南西北地找工作,可是很多单位都不看好他,一年多来不知换了多少份工作。2003年获知右江区招村官,他就参加了,结果如愿以偿。
当黄程桂一个人卷着简单的行李第一次出现在龙和乡龙和村时,他没给群众带来惊喜,相反,还有些失望。“看到来了这样一个小个子做主任助理,我有些失望,瞧他那样儿,根本就‘镇’不住场面,他肯定弄不好村里的烂摊子。”旁边一个快嘴的农妇说。他被安排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仅有一张床的小宿舍,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第一天晚上,他蒙在被子里哭了。第二天起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村干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该村经济比较落后,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之一,而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水源,田都是望天田,若只种粮食是绝对行不通的。经一番考察,黄程桂心里有底了。回来后,他立即召集村干开会,并制定出了以发展甘蔗、八角等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思路。接下来进行动员,在他和其他村干的努力下,该村仅今年就种下了近500亩的甘蔗,还兼种黄豆。
黄程桂来之前,该村治安比较乱,群众纠纷多,干群关系紧张。他重新整顿了村治安联防队,对重点、难点进行了分类整治。同时,他还发现该村群众没有什么健康的业余文娱活动,部分人农闲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赌博等。针对这一问题,他和其他村干商议后,专门成立了村篮球队、文艺队,并多次组队参加乡举行的文体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初,他和村“两委”一道自筹资金策划和组织了龙和村首届大型山歌友谊赛,有来自田阳、德保、靖西、右江区等县区的32对歌手参加,这在该村是史无前例的,山歌会开得很成功,受到了群众欢迎。
黄程桂是一个实在的人,他说他之所以选择当村官,除了就业竞争激烈外,主要就是他从小就有为改变城乡差别做点事的理想。 黄海玲——学会适应环境 家住百色镇的黄海玲2003年毕业于右江民族师专,恰巧在那年年底右江区公开考试招聘“村官”,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考试,幸运的是她考取了,并被安排到汪甸瑶族乡汪甸村担任村民委主任助理。但她的许多亲戚、朋友都不太理解,都认为下农村挣那么低的薪水不值得,有些还说:“下农村做村官倒不如在城里摆凉茶摊。”对于这些议论她并不在意,因为她认为深入农村基层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考验、一种锻炼。她坚信,能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农村的现状 ,“值”!
“农村很穷、很苦,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有些不太适应,但我知道,只有你自己学会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要让环境来适应你。”她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汪甸村共有8个自然屯, 其中谷陋屯距离公路约13公里,因为沟深路窄,不太好走,且十分危险,村民赶一趟圩、孩子上一次学都需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长年过着肩挑马驮的日子,发展经济十分困难。刚来不久,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该村获得了修通谷陋屯公路资金的这一好消息,使她非常兴奋,她积极与施工老板联系,带领他们来回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看地形估路线。2004年12月1日,谷陋屯通屯公路终于开工建设了。
除了下村工作外,她还参与了乡办公室的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很繁琐,无论是扫地、倒开水、洗茶杯,还是收发传真、接电话,她都一丝不苟,并随时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充分体现一个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在乡里召开党代会、乡庆等重要活动期间,她积极主动,加班加点打材料,并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凌玉芬——到农村锻炼 一年多前,当看到有关部门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的通知时,已在城内一所私立中学任教的凌玉芬便产生了想法:到农村去锻炼,考验自己的能力和奉献热情!当她把报名的想法告诉好友时,朋友们都反对:“对女孩子而言,教师算是理想的职业了,可你偏偏要自讨苦吃,非要到农村去工作,那是要牺牲很多东西的。”“像你这样文静的女孩子,能做好群众工作吗?到时可别哭鼻子哦!”可凌玉芬主意已定,最终报了名,并幸运地成为右江区12名大学生村官之一,被分到那毕乡政府工作,任那毕村民委主任助理。
那毕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地价不断增值,群众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突出。为了调解好各种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凌玉芬不厌其烦地深入群众了解情况,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涉及“钉子户 ”的思想工作时,经常要面对群众的责骂,但她忍辱负重,坚持骂不还口,对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为止。
“在做群众思想工作过程中所受的委屈,是我从来没有预料过的,我也曾叹过气,甚至流过泪,但我始终没有轻言放弃,也没有畏缩不前,只因心中始终有个声音在回响:我要在基层锻炼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凌玉芬毫不回避地说。
今年三月份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该村群众多次向政府反映,强烈要求清算村集体经济账目,解决小组与村里的山界归属等问题。当时群众的思想很偏激根本听不进解释,这无疑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一矛盾最终在她和其他村干的耐心下,和平化解了,村民也由此佩服起这位女村官,她终于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工作虽苦,但苦中有乐。让她感到最大安慰的是——群众的信任,如今每当她深入农户家时,群众都热情招呼,拉着她的手向她吐露心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