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情系“村官”济小康
时间:2009-10-29 14:12:2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十五”期间,东台农村经济建设好戏连台,亮点纷呈。2005年,被认定为中国首家中国茧丝绸基地;成为江苏仅有的两家“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突破1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突破1万元,位居苏北各县(市)之首;畜牧业产值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东台农村经济建设缘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盐城市委常委、东台市委书记储金泉道出了其中的答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我们以兴村富民为核心,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全方位关爱基层干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双强”党组织书记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加快了建设新农村、率先奔小康的步伐。”
古语云:“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东台把实绩和民意作为用人的第一标尺,科学选配“领头雁”,事业和待遇多重激励,关爱体贴“芝麻官”
“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为发展配干部”。东台大力培养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重德才、凭实绩、讲公认、靠制度,激发了一大批镇村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工作的满腔热忱。近年来该市新选配185名“带头富、带民富、群众满意”的优秀“双强”型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2年前,东台市廉贻镇甘港村还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负债320多万元,村组干部几年拿不到工资,村里各种民事纠纷不断。时任该镇工业公司副经理的刘怀仁,主动要求从一名吃皇粮的机关干部“下嫁”到该村做领头人,硬把这个烂摊子撑了起来。刘怀仁坚信一个道理“穷不生根,富不天生”,他大刀阔斧对村办企业改革,让村里几家企业迅速恢复了生机,他通过三年努力,还清所有债务,使全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到2005年底,该村大小企业已发展到25家,销售突破1亿元,集体积累381万元,税收317万元,一个负债累累的薄弱村在他的精心打造下,一跃成为全镇经济建设排头兵、盐城市小康示范村、“苏北造船第一村”。
日前,东台市新街镇新街村党委书记符成林、东台镇八林村党委书记梅开俊被该市市委明确为副科级,至此,该市已有7名村党组织书记因工作实绩突出享受这一政治待遇。东台市多着并举在政治上、工作上、待遇上全方位关心支持镇村基层干部。为激励更多的基层干部积极投身“三创”实践,该市明确规定,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三年以上,所在村三个文明建设综合考核在全镇名列前三名,连续三年上缴税金100万元以上,增幅均超过25%的,经考核考察,可进镇班子或享受副科级待遇。为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该市实施“暖心计划”,每年拿出150万元给全市394个村的2965名“村官”买保险。去年,该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报酬7600元,其中37个村报酬突破万元,最高的超过3万元。
俗话说:“授人以鱼,毋宁授渔”,东台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精心打造“聚宝盆”,“充电”和“补能”多管齐下,竭力培育“带富群”
富了“口袋”富“脑袋”。东台竭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带头富带领富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该市着力延伸基层干部培训“链条”,实施“专业化、立体式、开放型”培训工程。去年建成覆盖全市23个镇、394个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连续4年开办村组干部大专学历教学班,与南农大、省电大联手实施“千名大学生村官打造计划”,先后培养出1046名大学生村官,在全省率先完成“一村一大学生”配备任务。依托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基地,组织100名排头村党组织书记赴苏州培训,实施“百名领头雁换脑计划”。
“走出去”学先进,“引进来”促发展。东台积极引导村党组织书记到外“取经”,拓视野、开思路、学技术、引项目。后港镇沙杨村与“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结亲”的故事在当地一直被传为佳话,2000年,沙杨村党委书记孟文安在该市市委牵线下到华西“取经”,吴仁宝当场提出给沙杨100万元资助,孟文安却婉言谢绝,他把收集到的华西村十年发展的资料递给吴仁宝看,真城地说:“我想用100亩土地换取华西的项目、技术、精神扶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吴仁宝被沙杨人的诚意所感动,先后五次去沙杨,与沙杨缔结为友好村,并亲自安排14名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沙杨年轻人到华西企业学习,如今都已培养成为沙杨企业的技术骨干。五年来,沙杨为华西提供大米、蚕豆等无公害农产品2500万斤,吴仁宝利用每公斤农产品提价10%的形式补助沙杨140万元,沙杨又用这笔钱建起了富奇达有限公司等多家厂房……去年,该市还想方设法帮助基层干部飘洋过海开拓视野,先后组织113名“双强”型村书记赴韩国参观学习考察。
有道是:“聚沙成塔,积腋成裘”,东台把强龙头和创品牌作为重要抓手,掀起阵阵“创业潮”,集聚化和规模化多着齐抓,你追我赶“打擂台”
东台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干部全方位的关爱,让许多村党组织书记的“官念”发生深刻变化,他们积极适应角色转换,带头创业致富、带民创业共富,先后带出了61个特色经济发展专业村,带动了80多个优质农产品畅销大江南北,3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走俏大型超市。该市基层党组织在“双强”村党组织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创业上”。溱东镇周黄村大力发展不锈钢产业,全村不锈钢产业区面积已达300亩,入园企业27家,累计投资额4000多万元,工业产值9000万元,利税600万元。“一石激起千层浪”,目前,溱东镇不锈钢企业超过2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100个产业集群之一。
小康路上竞风流。东台市“双强”村党组织书记们相互之间还自发摆起“擂台”,开展比学赶帮竞赛。溱东镇草舍村党委书记王松芝不仅自己带头投资120万元领办不锈钢制品厂,而且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小五金加工企业,该村1100户村民50%有工业项目20%在厂里打工,私营企业年上缴国家税收350万元以上。安丰镇下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吴宏年领办森森纺织有限公司,企业拥有各种型号织布机480台,年生产绒坯布2000万米,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从事专业拉绒坯布生产企业,每年吸收400多名农民进厂务工,上缴国家税收350万元以上。日前,吴宏年决定拉长产业链,向产品前沿延伸,计划再投入3000万元,新上3000纱锭,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9000吨纱,新增销售1亿多元,新增利税1000万元。去年,该市村干部新上各类致富项目798个,总投资8.9亿元,其中引进“风还巢”项目321个;村党组织书记新上项目323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个;村干部扶持群众新上项目1003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98个。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