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乌海市创新举措改善“村官”待遇
时间:2009-10-29 14:12: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村干部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村干部的补贴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从机关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在原单位发放,根据工作实绩、档次给予生活、交通补贴和奖励,并列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待条件成熟后进行提拔使用;二是对经“两推一选”任用的村级干部(不包括下派党支部书记),其工资待遇由乡镇财政统一负担。
二是多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提高村干部补贴的有效方式。乌达各乡镇采取基础补贴+岗位补贴+绩效补贴+计划生育补贴的方式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在正、副职每人每月分别发放350、330元的基础补贴的基础上,根据所管辖的嘎查村户数每人每月享受0.5元/户的岗位补贴,年终根据村干部的工作实绩情况发放绩效补贴,每人每月还享受60元的计划生育补贴。今年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村干部补贴,使三区大致平衡,并逐步解决村干部的医疗、养老保险问题。
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为了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建立了各种考核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奖惩办法,将补贴待遇与工作实绩挂钩。海勃湾区五一乡、新地乡每年对村干部进行考核,并根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从乡财政拔出一定经费作为奖励资金,对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给予奖励;海南区各乡实行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制,其中基本工资占80%,按季度发放,浮动工资占20%,由乡党委结合日常工作和年终考核得分情况,按比例发放;巴音陶亥乡根据村干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奖励3000元,二等奖2名,各奖励2000元,三等奖3名,各奖励1000元。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广大村干部的待遇得到切实提高,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广大村干部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带头致富,带领农牧民致富,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601元,完成农垦地结构调整11060亩,短期育肥羊发展到3万只,新增奶牛200头,肉牛273头,初步形成了以奶牛、肉牛、小尾寒羊养殖,葡萄、无公害蔬菜和优质牧草种植产业结构模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