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村官向群众述职
时间:2009-10-29 14:12: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4月4日,江苏徐州市睢宁县高作镇八里村村部,村干部勤廉双述刚刚结束。
  68岁的党员代表邱永康立即站起来,向村干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村里的钢铁市场改造,能不能把原来分成路两边的市场并到路一边?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节约土地。第二,村里修水泥路,采取包工包料的方法,这可能使承包方偷工减料,建议包工不包料,村里成立一个由老党员、老同志组成的监督小组监督修路质量。
  59岁的农民杨书才接着站起来说,村里决定给年满70岁的村民每月发50元的补助,以前是年底才兑现。能不能改成两个月兑现一次?村干部们商量后,当场决定采纳这两位代表的意见。
  以上“镜头”是记者不久前在睢宁农村采访时“摄取”的。
  勤廉双述是怎么回事呢?徐州市委常委、睢宁县委书记蒋国星告诉记者,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但要落到实处,就得有一个好的抓手。通过调查发现,村级干部的监督机制缺失,个别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作风不民主,甚至做了一些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的事,引发群众不满。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县委决定从约束村级干部权力入手,建立村级干部“勤政廉政双月述”制度:即村支书、村主任、计生专干、会计、治调主任,每双月向全体村民代表、全村党员干部详细报告履行职责和勤政廉政情况,并将下两个月的工作计划向全体村民作出承诺,最后,村干部接受村民代表质询。   干部作风民主了,群众心气顺了   这个还权于民、还情于民的民主管理制度得到了干部群众一致拥护。自去年8月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以来,全县391个行政村面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干部作风民主了,群众心气顺了,各项事业发展了,全县的上访量较同期下降了35.2%。
  说起这项制度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2003年,距庄楼村不远的王集镇平楼村三名村民上访反映本组1万余元的集体房屋租金去向不明,组长和会计有贪占行为。对于村民的反映,村里和镇上组织人手清账,均没发现问题。但群众说:“干部包庇,我们信不过。”最后,县纪委、信访、农经等部门联合组成清账组,追查了过去5年来的所有账目,结果还是没有问题。村两委召开群众大会,公布了5年间的账目,并对群众的质询现场解答,这才彻底消除了群众的怀疑。由此,王集镇出台规定,村级干部每两月向群众述职述廉一次,并形成制度,在全县推广。
  睢宁县纪委书记刘刚说,村级干部“勤廉双月述”推行之初,群众对干部意见很大,述职大会甚至变成吵架会。但随着群众所提问题的逐步解决,干群关系也和谐起来了。通过“勤廉双月述”,清了集体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群众的“心底”,方才解除了群众的怀疑。
  现在睢宁的农村,一句顺口溜正在流行:“村账乱不乱,交给群众看;干部清不清,说给群众听;村务行不行,交给群众评。”庄楼村一位村民感慨地说:“述职述廉,既还了干部清白,也给了群众明白。”   村干部常惦记:有什么业绩可以摆到桌面上让群众评说的?   八里村一位刚刚参加完勤廉双述会的村民代表告诉记者,这一做法太好了。过去,村民有句话:群众像水,干部像油,老是浮在群众上面。所以,村里的一些小问题、小矛盾往往演变为大问题、大矛盾。现在这个勤廉双述制度,可以让村民定期与村干部交流。“村民们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可以直接对村干部说;村干部做了什么,是不是勤政、廉政,也必须向代表们汇报。村民们充分感受到自己是主人。这制度不仅对干部是种监督,对村民参与村务也是好途径”。
  刚刚作完勤廉双述发言的睢城镇后园村党支部书记陈礼则另有一番感慨:“有了这个制度,我们当村干部的,心里经常有惦记——我为群众做了点什么呢?下次勤廉双述会上我有什么业绩可以摆到桌面上让群众评说呢?我以前承诺过为群众办的事究竟办了没有呢?如果没办,怎么向群众交代呢?这是种压力。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使村干部多做事、做好事。”肖昌琦王宗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