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二十天已能嗅到村官味道
时间:2009-10-29 00:00:0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3月27日,时值李海涛作为首批“大学生村官”的一员,在延庆县康庄镇马营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第二十天。傍晚6点半,李海涛坐在电脑前,突然冒出一句:“一天又结束了!”用他的“搭档”———马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王磊的话说,“这二十天,过得太快了。”
  和李海涛一样到延庆和平谷赴任的大学生村官一共是60名,是“村村都有大学生”计划的试点。这个计划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提出了,在今年2月15日正式开始报名,北京市共有11354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村官,今年“村官”计划招聘2000人。
  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们第一年平均每人月薪2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3000元。在结束了三年合同之后还可以享受优先录取为北京市公务员、考研总分加10分甚至推荐面试入学等等优惠条件。
  3月7日,60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农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正式“进村”,走进了平谷区马坊镇、延庆县康庄镇。据康庄镇、党委副书记贺利介绍,分到延庆县的30名学生分别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在15个村里上岗。如今,在村里工作半个多月后,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记者走进了康庄镇马营村和屯军营村。             
     “村官”们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去走访农户。             
     当上了“村官”,当然要重视自身形象了。              
   不少“村官”房间里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              
      在这里他们必须开始真正的独立生活,做饭炒菜成为重复出现的生活情节。                  
溜达也是工作。              
    同学来电话问候时,李海涛正跟老乡们在田地里交谈。              
                 和老乡们一起吃饭能够增加交流机会。
  3月27日,李海涛与王磊迎着五六级大风在马营村的灌溉现场与农户们交谈。由于刚刚上任不久,大学生“村官”们对农村的情况还不是非常熟悉,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迅速与农户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所学。    日常工作 “村官助理其实是一次就业机会”   如今,李海涛说起话来会很自然地蹦出“我们马营村”的字眼,而在前来探望的同学看来,李海涛俨然已经是一个马营村人,皮肤黑了、手糙了、也瘦了,还真有点村官助理的感觉。
  3月27日晚上8点,马营村一年一度的汇地(灌溉)已经开始,因为天冷、风大,村官助理李海涛和王磊被正在田头值班的村支书和主任给赶了回来。第二天早晨8点,他们便迎着5、6级的大风走向村西的田头,虽说不会挖渠、布水管,也帮不上太大的忙,但可以先了解情况,值起班也不至于慌手慌脚。
  没有安排任务的时候,李海涛和王磊便会在村子里四处转悠,逢人便喊:“大爷,您家汇地了没?”“大妈,风这么大,您下地可多穿点呀!”他们一般不会问村民的姓名,这样显得生分。若是在田头、屋前碰见了村民,便蹲下来和他们侃大山。
  “农村工作大都琐碎而细致,也没有什么休息日,有事了就得出去”,屯军营村村官助理刘扬和王灿国每天的工作也大致如此。
  刘扬对于村官助理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其实说大学生村官是不大正确的,村支书、主任才是村官,我们则是村官助理。”在刘扬和王灿国的理解中,这就是一次就业的机会,而且“比班里其他同学更先找到工作,更早进入工作岗位。”    专业捣鼓 “捣鼓出对农民有益的事情”   3月25日,延庆县康庄镇屯军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扬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王灿国拎着每袋两斤重的7份土样,搭了辆小巴到延庆县城,再坐上919路车,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北京。他们此次回学校的任务是将这7袋土样交给林学专业的老师,进行土壤分析。
  搜集土样、进行土壤分析的工作被刘扬称为“捣鼓”,入村后,除了随书记、主任了解村里的情况,撰写文件和报告,刘扬和王灿国“就怕闲着”,念念不忘“捣鼓”些东西。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刘扬相信在农村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刘扬和王灿国了解到村里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只有玉米,且每年只在4月-10月种上一茬。又因为整天在村子里“泡”着,他们发现村里的土地土质不一,村东的土质带有沙化现象,北边的黄土地挖下去后呈现出黑黝黝的土色,村西的土质最好。刘扬萌生了采集土样,送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土壤分析的想法,这样一能进行资料备份,二能知道土壤成分,以便在施肥时做到有的放矢,实现科学种田,三能在将来慢慢改变本村的种植结构。   工作之余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活”   李海涛感觉自己有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白天在村里干活,和村民在一起侃大山时,毫无距离感,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马营村人,而晚上回到大队部的“宿舍”后,上网看新闻,查资料,睡觉之前再看看新概念英语和专业书,又能找到大学生或知识青年的感觉。
  大学生们到任的第一天,康庄镇里向他们赠送了电饭煲和电磁锅,“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当时一位干部说了这样一句话。每到中午肚子饿了,他们便跑到大队部附近的一家小杂货店买菜,挑点西红柿、黄瓜、蒜苗、倭瓜,再割上半斤肉,拎着两三个塑料袋回去,走在路上,屯军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扬总会感慨,“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活!”
  还在学校时,老师便提前给大学生们打好了“预防针”,让他们做好去农村吃苦的准备,于是他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刘扬还记得有句顺口溜是这样说农村的:“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来了之后才发现“条件比想象的好多了”。住在大队部专门为他们腾出的房子,有的村里还为他们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自行车。
  从热闹的学校来到冷清的农村,头几天里大学生们多少有点不适应,“幸亏每个村是两名村官助理,还能说说话”,屯军营村主任助理王灿国庆幸道,“不过我觉得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大约一个礼拜就渐渐习惯了。”   ■专家访谈 帮助农民进行组织建设   ●采访对象:刘老石,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总负责人   记者:大学生进入农村担任村官助理的计划有什么意义?
  刘老石:第一,在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下,大学生进农村工作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好的途径;第二,农村缺乏高知识水平人才,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下乡可以利用其所学知识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三,农村工作对大学生确实能起到锻炼作用。
  记者:对大学生村官助理这一角色应该如何定位?
  刘老石:既然是助理,那么便是协助村支书、主任开展工作。但是如果仅把助理定位为“秘书”,让大学生写写报告、打打文件,无论是对村里还是大学生本身都得不偿失。
  另外,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技术,因此,大学生村官助理也不是技术下乡和资金下乡。
  记者:大学生村官助理在农村中能从事的工作具体有哪些?
  刘老石:大学生具有组织优势和文化优势,一方面可以帮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当地帮助农民建立组织合作社、技术协会、妇女协会、老人协会等。另一方面,扶贫先扶志,以大学生的热情和知识带动农民的精神自立,农村现有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贫乏,但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大学生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文艺队等,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记者:你如何看大学生希望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带领农民做些实事并带来利益的想法?
  刘老石:这其实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的表现。大学生有的只是书本上学到的有限知识,技术工作并不是他们的强项,而这些工作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从事效果更好。
  在具体做法上,如果是农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告诉农民,帮助成立相关组织、协会等。若是法律、计算机等与农学毫不相关的专业,如果大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组织村民参加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普及的培训。
  记者: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应该怎样融入农民当中?
  刘老石:融入村民并不困难。农民都是非常淳朴的,有可能在大学生还没有想要融入时,他们就已经接纳大学生了。平时多和村民聊天、唠唠家常,去村民家吃饭,一起劳动,都是融入他们的途径。但其中要注意的是,吃饭可以,必须付钱给农民;不要喝酒;和农民聊天或进户调查时不要拿个本子一条条做记录等。
  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非常在意,一旦无意的行为伤了农民的心,就会失去群众基础,难以开展工作。   ■一线日记 马不停蹄走访一天   2006年3月9日,晴
  早上吃完饭后到村里转了一圈,回来后正赶上帮主任等一干人移水泥管子。干完活和主任一起去说服村民将道路两旁的杂物搬走。午饭后,我在村委会附近转了转,帮一位老大娘捆玉米秸。回到屋里后我才发现手里扎进了几根刺,看来还是农活做得太少,缺乏锻炼了。下午5点多,和王磊一起到商店里去买了些生活日用品和一棵芹菜,接着就要自己动手“足食”了,我负责炒芹菜,王磊蒸米饭,结果芹菜有点淡,米饭的水也放多了,不过自己做的饭怎么吃都香。
   ———李海涛,延庆县康庄镇马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村官”声音 就怕闲着没事干   ●桂文荣,延庆县康庄镇二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来到村里已经20多天了,生活上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就是怕闲着没事干,平时在村里写写材料,和大伙聊聊天,如果自己不故意找点事情做感觉挺清闲的。这种清闲也是我最害怕和受不了的,宁愿整天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
  目前我的计划是花约两个月的时间先做调查,如果大家有兴趣和需要的话,我会和支书、主任商量着做几件事:建一个养老院、活动中心和电教化教室,我想这些都应该是村民们比较需要的吧。   ■村民说法 农村和自我发展并举   ●贺利,延庆县康庄镇党委副书记   在面试时,有一位同学很直率,他告诉我们就是要在三年后去考公务员,因为“大学生村官助理”计划有报考公务员上的政策优惠。年轻人都是有热情、有追求的,我们也鼓励他们在三年期满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现在应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农村发展服务。 爱和大学生瞎聊天   ●赵振起,延庆县康庄镇马营村村民   大学生来了我们都高兴,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啊!大伙也爱和他们说说家长里短,要是一本正经讲什么文化知识大伙可就不干了,会觉得大学生高高在上,谈不到一块儿去。农村人实在,只要大学生真的是为农民着想,做些让农民真正受益的事情,大伙会一直惦记着他。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