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村官”的一天
时间:2009-10-29 14:13:0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笔者有幸目睹了“村官”们一天的日常政务,零距离感受“村官”为官风采,顺手捡了一筐“鸡毛蒜皮”,从中抽出几枝。虽浠浠沥沥小雨一天,心中却似春风一般浸透着暖融。   上午10:45,来了一位老大爷——   他是六组的袁良学,七十多岁了,精神爽朗,还没进门就听到在说:“刘会计,我还怕下雨找不到人呢”!“怎么会呢”,刘会计一边拿“困难党员救助费”花名册,一边对他说。开条子盖章子数票子,老人笑歪了嘴。   11:20,风风火火地赶来一人,说是着急得很——   “急什么急,再急也要喝口水再说”,接待人员随即递上一杯热茶。他叫刘福德,五组人,姑娘女婿在外打工。他来是替在兰洲打工的大姑娘办准生证的,那边催得紧,说是一天三个电话。   12:10,村“官”碰头——   简短的开场白后,各分管片的包片责任人,汇报了近期工作情况。记录人员飞快地记录着需要上报的材料及数据:危房调查共五个户,他们都是特困户,其中三组的田科权“危”得最历害;特困户及救助家庭调查涉及对象共四十四个户;精神患者摸底共八人;烟叶发展自编计划120亩,还有30亩没有落实下去。   下午2:40,步履蹒跚的他原来是一个老兵——   他是二组村民刘德林,1954年12月入伍,1959年2月退伍,他是接到通知后专程赶来的,说是填“1954~1960入伍人员调查表”。填完表格,刘老笑嘻嘻地说:“政府可能要给我涨‘工资’了,每月九元补助我已拿了多年”。   下午3:50,一古稀老人义愤填膺——   他名叫覃志喜,本村三组人,他来的目的是状告儿子不孝,把老人的被子、家什抛弃,致使有家不能回。村“官”们听说后,拍案而起:“如今还有这等事,您别着急,没有住处,建国组长帮忙安排一下,是不是暂时借住在中心小学,我们一定迅速调查事实真相,给您讨要一个说法!”。   村党支部书记刘光临如是说——   每月的一、十一、二十一日为本村法定群众接待日,这一制度已坚持了三年多,目的是为老百姓服好务:公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密切干群关系。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对我们农民来说真是激动人心,我们要抢抓机遇,铆足了劲,建设好我们家乡的新农村。所以说这一制度不但要继续下去,而且要不断完善,坚持轮流执班制,最大可能走进百姓生活。
  下午5:10,下了一天的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村办公室还有三个来办事的群众,柔和的日光灯下是村民满意的笑容……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