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大学生村官有感于古稀老人高唱**就是咱知心人
时间:2009-12-08 08:54:32来源:作者:过客

入冬以来,气温下降,为切实照顾好孤寡老人的生活,让敬老院老人过上一个暖融融的冬天,镇党委、政府决定给镇内所辖的四个敬老院送去保暖棉衣、棉裤及棉鞋,亲自将关怀与温暖送到老人们心坎上。而我这个小村官,有幸跟着前往,于是坐上镇书记的小车,随着他们一行而去。

坐在小车上,我听领导们言谈,大意是说,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如何?特别是近日气温下降,保暖工作做得如何?书记同志对此十分关心。一进敬老院,书记便握住一老人的手,向院内老人嘘寒问暖,跟老人们亲切地交谈,关心着老人们的吃、宿状况。当得知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全院老人身体健康,近期没有一个发生感冒时,书记高兴地说,有了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老人们的健康才有了保证。

 领导一行首先上楼观看老人们的住宿与伙食情况,恰好屋子里有一老人正睡在床上,书记与他攀谈起来。“睡觉时冷吗? ”“不冷,气温一降就能烤上火炉。”“吃得怎么样?”“吃得很好,院里的同志对我们非常关心。”一句句关切的话语看似简单却温暖了老人的心窝。房子的通风状况欠佳,书记记挂在心,连连嘱咐交代敬老院院长,怎样处理办妥此事。就在这个时候,一老人爬上楼梯,来到书记面前,语气哽咽,一时说不出话来。书记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上楼来,您上楼爬起来费力,我们这就下去了。书记扶住老人下楼。据院长介绍,此人已经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一听说镇上领导要来送棉衣,因为感激之心,简直有些心潮澎湃,一宿都没睡好。这样的老人一定是个内心深藏秘密的人。我仔细打量此老人,他佝偻着背,撑着一根拐杖,满脸深深浅浅的沟壑,眼睛看起来似睁未睁,想必是年老眼睛不好使了。尽管年老明显在他身上烙下印记,但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对于一个年逾古稀的人来说,用矍铄形容他也不为过。他握住书记的手,跟领导们搭讪起来。他知道领导是给他们送温暖来的,于是嘴巴念念有词,尽管声音低微,但我还是听见了:太感谢你们了,**就是好啊。

下楼来,书记亲自给老人换上新棉衣,然后再一一将棉衣棉裤分发给每一个老人。老人穿上暖和的新棉衣,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刚才那位九十岁老人,他领了新衣还不忍离去,站在书记旁边,一直噜苏着:这怎么好呢,你们给我们送来棉衣,我们总也得表示出自己的谢意啊。

书记说,不用了,这日子好过了,要长命百岁,您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就是了。这时,敬老院院长在一旁忍不住说:“病时送钱,合作医疗给我们报销,寒时送衣,棉裤棉鞋保暖,政府真是为我们想得周全啊。为了表示心中的谢意,要不让老人给你们唱一曲吧,他上次还唱过呢。”

话音刚落,随即便引来劈里啪啦的掌声。在大家的欢呼与笑声中,老人张口便唱了起来。他唱的话语,我听得不甚清楚,但他歌喉高亢,尽管唱腔听起来仿佛是一种怪异的说腔,而老人心中的那份热情之火,我却分明可辨。我隐隐约约地还是听到老人的几句歌词,什么跟着党走啊,什么**就是咱知心人等等。院长介绍说,他唱得可能是抗美援朝时的战歌吧。最后,他的歌声在我们的掌声中结束。面对九十老人的高歌,由不得我要想象,如果哪一天,我也到老得走路困难了,但愿自己也能放歌一曲,这歌曲不一定是曲谱的歌,只要是生命价值的歌曲,旋律优美,使人陶醉。

而我只想做一直蜗牛,尽管曾经羡慕七彩蝴蝶飞翔于天空,羡慕蚯蚓能依偎于大地,而自己却一生却要背负天生的重壳,但自始至终我不靠天不靠地,依靠的是唯有自己。那么这样,也便是我今生的高歌了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