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探索立体农业致富之桥的吴兆君
时间:2011-06-01 14:42:33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煜


沙河沿镇路家村农民吴兆君,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勇于创新,独辟蹊径,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探索出了一条大豆、玉米、豆角立体栽培的新的种植模式。今年他的立体农田喜获丰收,公顷收入突破14854元,成为全镇通过种植模式创新致富的典范。

吴兆君今年48岁,全家5口人,多年来一直在家里仅有的1.2公顷土地上辛勤的劳作,但由于传统的、单一的大豆-玉米的轮作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家里的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他想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大的效益,必须探索新的栽培种植模式。2006年受官地镇、大山镇,大豆-玉米立体间作种植模式的启发,他在自家的小面积土地上进行了大豆-玉米-豆角立体栽培模式的试验,度获得了成功。2007年他扩大了种植面积,共发展立体农田1公顷,平均公顷收获大豆1870公斤,公斤2000公斤公斤,豆角2300公斤,公顷收入14854元,去掉生产成本,公顷纯收达1.2万元,走上一条依靠栽培模式创新增收的致富之路。

吴兆君的立体农田的栽培模式主要为:在原有的大豆栽培的基础上,每3垅大豆,间作1垄豆角,在大豆和豆角的垄沟中再间作1垄玉米。玉米、大豆由于通风透光好,可以充分利用作物的边行优势,大大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玉米又可以作为豆角架,降低了种植豆角过程中购豆角架的费用和架豆角架的人工投入成本,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种植豆角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玉米种植在垄沟内,每4条垄多种植了1条垄的玉米,即单位面积上多收获了1/4的玉米,增加了收入。

吴兆君的立体农业充分的将作物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与自然条件相结合,实现了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效益最大化,增产增收,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也为全镇乃至全市的农业发展指明了一个新思路,在他的影响下,全镇很多农民都对他的立体农业产生了浓厚的举,纷纷向他请教,他也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的立体农业正蓬勃兴起,他深信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发展立体农业而致富,这也是他的心里真正希望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