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农民身份为自豪的土家汉子;
一个以农机推广为己任的国家干部;
一个对农民动真心、见真情的农机人;
二十年如一日,
把灿烂的阳光撒满农村山乡,
用甘甜的雨露滋润农民心田,
这个人,叫陈平,网名“阳光雨露”。
农民朋友都亲切的称他为“阳光雨露”。
他自己说,誓把“阳光雨露”进行下去。
陈平,男,土家族,46岁,1989年3月参加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现任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农机局农机推广站高级维修师。20年来,他学习勤奋,工作务实,为人谦和,先后获得了全区农机化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农机推广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农机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被区委区政府记三等功三次、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嘉奖;20年来,他任劳任怨、不懈追求、心系民生,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同事称他是“及时雨”、“热心肠”,农民朋友都亲切的称他为“阳光雨露”。
立志为农学技术
陈平的老家——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兼有丘岗、溪谷平地。该区农田比较分散,千百年来靠牛耕人挖,劳动量大,效率不高。每年农忙时节,耕种收家里的几亩田地,就成了很多农民的头疼事。如何才能将农民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了陈平经常琢磨的问题。自打陈平填报湖南省农机中等专业学校志愿那天起,他就与农机化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陈平祖辈几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资本,但他并不后悔他是农民的儿子,也从未因此而消极低沉过。他来自农村,深知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他对农民朋友有一种很深厚、很特殊的感情。在填报志愿时,很多同学都劝他选择填报当时最热门的工(商)类学校,但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机学校。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豪情,促使他坚定了报考湖南省农机中等专业学校的决定,他是想通过农机学校的学习日后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来改善好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机学校求学期间,他始终将重任铭记心头,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成为全年级的学习标兵,每年都获得了奖学金。参加工作以后,他虚心好学,务实进取,经常加班加点,不到一年就成为了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骨干。同时,还参加了张家界电视大学的成人教育,取得了大专文凭;参加了技术职称考试,获得了高级维修师职称。
倾心为农抓推广
20年来,陈平以农机推广为己任,无时不在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着。为了推广,他和同事们走遍了全区所有乡镇农村,亲眼见证了全区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如今农业机械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一切,来之不易,无不凝浸着他们的心血。
无数个炎炎夏日,陈平和同事们鏖战在金黄色的稻田里,忙着为机手抢修农业机械。特别是2007年9月7日这一天,陈平冒着42度的高温为刘纪存修理收割机的一幕最让人难忘。刘纪存很感动地说,那天上午,他计划先帮助村里的田大婶和李大爷收割水稻,然后就帮助刘德名收割水稻,接连几天都排得满满的,容不得半点松懈。可刚刚收割完田大婶的稻田,收割机就出了问题。这可急坏了刘纪存,他左看右看,也没查出什么问题。陈平接到刘纪存请求维修收割机电话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当时他和同事屈泽军刚从阳湖坪镇维修收割机回来,正准备在办公室好好吹吹空调,然后就去吃饭。接到这个电话后,陈平够不上休息,也没等吃上一口饭就直奔桥头乡。因为他知道,一年当中机手作业也就两、三个星期,很多机手都是没日没夜地在田里忙着抢收,维修收割机的事绝对是耽误不得的。机手的求助就是命令!这一次农机维修,陈平是完全站在几近沸腾的水田里维修的,根本没有板凳可以入座,仅靠一顶草帽,他就在水田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全身衣服都浸湿透了,而且还和往常一样,没有收取刘纪存的一分维修费。在现场,陈平还耐心地向我传授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知识。这一年的水稻收割,幸好有了陈平的现场指导,我才能在当年完成400多亩的水稻机收面积,也才能在第一年就全部收回购机本钱。你说,这样的农机人怎么不让我所感动呢?!
教子垭镇农民覃大定购买的全区第一台高性能半喂入收割机就是在他倾心为农上门抓推广定下来的。说起这件事,农民覃大定也很有感慨地说:陈平多次发动我拿出8万多元(补贴后价格)购买这台半喂入收割机时,当时我的顾虑很多,总迟迟下不了决心。一是担心操作不好,既怕弄坏机械,又怕农民不满意损坏了高性能收割机的招牌;二是担心这台“贵重”的机械如果在作业时出了点问题,维修服务跟不上,既影响了自己的效益,又耽误了农民群众的水稻收割。同时,我还有些反感,总认为他是在拿经销商的提成才如此尽力推广的。为消除顾虑,陈平后来就建议我去湖南常德那边走走,看看那边的半喂入收割机到底怎么样。他说,如果不满意,他负责报销所有车费。我最终是被他的诚心打动了,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常德现场看了一番。回来后,我下定了决心。当时,我手头的钱还不够,只好四处去借。陈平知道后,又及时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局领导后来紧急与银行部门进行了协商,就以我先前所购的一台全喂入收割机和一台大型耕田机作抵押从教子垭信用社贷款5万元,添购了一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这台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式收割机相比具有湿收性能更强、操作更省力、更简单、更方便等特点,作业能力为3-6亩/小时,油耗约1.5-1.8公升/亩,稻穗经轴流式二次脱粒后稻谷干净,“三率”相当低(其中损失率≤2.5%,含杂率≤1.0%,破碎率≤0.5%),特别是能收割完全倒伏的禾苗,还可以完整地保留稻草,很受农民群众的“宠爱”。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得好好谢谢陈平才是!陈平是把农机推广工作完全当作了自己的神圣职责,摆在了首要位置,才常抓不懈的。他是要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新机具新技术不但可以帮他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快速、稳健地帮他们致富。
样板示范助推广
建设农机化样板示范区点是农机化发展关键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陈平始终希望并要求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机人”,务实进取,建好样板示范,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他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技术性强的工作,也是农机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核心工作。只有抓好农机推广工作,才有可能提升农机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抓好农机推广工作,农机部门才能做到有事可做,才能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农机管理、农机培训、农机监理等其他方面的农机工作;只有抓好农机推广工作、农机部门乃至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才能做到有为才有位。20年来,陈平始终坚持以样板示范树为主线,认真开展走访调研,积极进行倡议发动,建议并配合局领导狠抓了农机化样板示范区点建设。目前,该区农机部门已培育了21个农机大户,扶持诞生了张家界市第一个农机合作组织——“张家界王家塆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全区第一个集耕、种、收于一体的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大户向福全。在该区尹家溪镇覃家坪村、桥头乡高峰村、合作桥乡王家塆村建立了3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三岔乡郭家溪村建立了1个茶叶机械化示范基地,启动了阳湖坪镇张家湾村和吴家嘴居委会启动两个农机跨区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农机化样板示范跨越式发展,一系列亮点突出,对发展全区农业机械化起到了强劲的示范辐射作用。20年来,陈平同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农机化事业,他任劳任怨,不懈追求,心里始终装着百姓,时刻铭记重要使命,他决心要将“阳光雨露”进行下去,要把灿烂的阳光撒满农村山乡,要用甘甜的雨露滋润农民心田,这就是农民群众的最亲切的“阳光雨露”。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