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歙县法院法官姚生被选派到该县狮石乡公坦村任党支部书记。两年多来,他心怀民生,引导村民安全生产,和谐持家,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两年多来,他牢记宗旨,带领村民奋发向上,科学致富,让胸前的天平在偏远的山村熠熠生辉。
11月10日,姚生第一次踏上了公坦村的土地。他一边感受着“全市最偏、最穷的深山乡”的含义,一边又感动于村民在峻山险壑中不畏艰苦的劳动场景,从而坚定了为民谋出路的信心。他首先开始着力培养村中优秀青年成为村党组织的生力军,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改善党员年龄结构,提升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先后发展了4名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并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要带头摒弃陈规陋习,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会一课”制度,每月将学习会、研究会召开成扩大会,让群众参与进来,了解民声,倾听民意。之后,他对破旧不堪的原村委办进行了翻修改建,使党员活动室宽敞明亮、计生服务室整洁温馨。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姚生发现,村民们对修路致富已期盼了很多年未果,甚至于当他提出要修路时,村民们都投来了怀疑的目光。为实现村民们的梦想,姚生开始上下奔波。他一边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一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寻求更多的帮助。去年8月,姚生筹到修路的第一笔款项2万元,修路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了。“我是村路的第一位受益者。”村民余国钱激动地算了一笔经济账:“没有村路之前,人工运输木材从山里到狮石公路,每百斤需要运费8元,而现在木材从村路直接上了公路,没有任何开支了。去年10月,村路刚开通,我就运了一批木材出去,节约开支3000多元。”姚生实施的第二项民生工程是让村民喝上“放心水”。他多次带领两委班子上山找水,采取引水合并、建池蓄水的方式,固定水源。到今年4月,全村自来水工程覆盖面达85%,村民们居家用水自由方便,再也不用担心冬夏两季干旱没有水喝了。
姚生为寻找适合公坦村的致富路伤透了脑筋。“现在城里人吃什么都喜欢吃土的,我们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有土的东西。”村民们的心思激发了姚生的灵感,“对啊,我们何不利用丰富的山林、竹林资源,发展生态养殖呢?”他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村民养土鸡、生猪、黄牛,有的还养石鸡。生态养殖从最初的摸索前进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并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建立了互助资金支持养殖产业。村两委研究制定了养殖保障和激励制度,村里以保护价收购土鸡,养殖一定数量以上的母猪、仔猪、黄牛,村里都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助。目前,公坦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到5户,养土鸡近万只;养猪专业户2户,养仔猪100余头。
近年来,姚生已为公坦村争取发展资金近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800元增加到2300多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