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女大学生村官郭木兰:既然回来就要干出一番成就
时间:2011-06-01 14:42:49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煜


郭木兰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当村官。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她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兴安盟科右前旗巴达仍贵嘎查新农村建设的一片天。

  回报农村让我感觉踏实

  采访郭木兰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她总是在忙,好不容易联系好了,她又因为忙着给村民跑医疗保险的事,不得不把采访时间推后了。她的话很实在:“其实,我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我最想过的生活是在农村上班在城里生活。”

  2007年,郭木兰从内蒙古青年政治学院毕业,为了避开就业高峰,也为了继续深造,她选择了报考研究生。考研的日子很苦,她在呼和浩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2008年,她听说家乡科右前旗招聘大学生村官,就毅然返回了家乡,选择了报考村官。她的同学、好友对她的选择很不理解:“你们村里出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为啥已经走出了村子,又要回去呢?”对此,郭木兰只是笑笑,说:“村官有什么不好?我本来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用学到的知识回报农村让我感觉踏实。”

  顺利通过招聘后,郭木兰来到了巴达仍贵嘎查,成为了村委会主任助理。郭木兰对记者说:“说句实话,当时回到村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看到同学都留在城市里,心里的确有些难受。可是,事实证明,当村官的这段经历却无论是眼前还是将来都会让我受益匪浅。”

  把村民当作亲人

  当地村民听说来了大学生村官,觉得很新鲜,一看是个女孩儿,不信任、挖苦就接踵而来:“你这女大学生能做什么啊?你学的那套理论在我们农村用不上的,你连地都不会种,你能建设什么新农村啊?”面对村民陈旧的思想观念以及嘎查薄弱的经济状况,郭木兰内心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挣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太激烈了。但是她告诉自己:“我干什么来了?既然回来了,我就要干出一番成就。”

  郭木兰从小在农村长大,最了解村民的心思。她说:“村民的本质是善良的,只要你用真心去和他们交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他们就会信任你、支持你,用纯朴的感情回报你。”郭木兰首先从了解巴达仍贵嘎查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入手,走村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可是,村民并不认可这位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郭木兰清楚地记得,刚开始到村民家里了解情况的时候,有的村民甚至给她吃了闭门羹。谈起这些,郭木兰笑着对记者说:“没办法,我只能厚着脸皮来。”一个月跑下来,她整整瘦了一圈。她说:“虽然很辛苦,可是我的收获却是丰厚的,看着手中厚厚一沓资料,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所有的辛苦都已经不算什么了,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文明街道规划过程中,郭木兰配合上级丈量街道,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可是老百姓就是迟迟不肯动工。虽然这是件好事,但是老百姓存在观望、等待心理,她就去动员村委会领导家属和一些觉悟高的村民,让他们先干起来,其他村民也就跟着干起来了。虽然费了一番周折,但是文明街道规划工作还是顺利完成了。

  没事的时候,郭木兰就愿意在村里转转,和村民唠唠家常,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亲自到场,时间长了,村民有什么事都来找她帮忙,每次她都热心帮忙,解决不了的也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渠道。渐渐地,郭木兰发现,走在嘎查的大街上,和她打招呼的人多了起来,“木兰,进屋喝口水吧!”“木兰,沙果熟了,进来摘点回去吃。”“木兰,快杀猪了,过两天来吃猪肉啊……”每次听到这些淳朴的话语,她都会激动不已。郭木兰说:“当村民亲切地叫我一声‘木兰’的时候,那种激动的滋味是没法形容的。”

  努力没有白费

  “记得2007年国庆的时候,我刚来到嘎查没几天,旗建设局来了两个工程师搞测量,其他人都放假了,只留下我配合做测量工作,我只能一个人住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晚上看着漆黑的四周那叫一个害怕呀!”郭木兰想起往事笑着对记者说。“因为这些事你哭过鼻子吗?”记者问。“没有,因为这都是自己选择的吗!其实,我也有很委屈的时候,但是我总是憋在心里从来不让别人看出来。如果整天想着这些,工作可怎么干啊?再说,村民都看着呢,怎么也得做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啊!”

  深入嘎查工作后,郭木兰发现,村民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传统的耕作习惯很难改变,嘎查经济基础薄弱,集体经济更是一片空白。多年来,以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巴达仍贵嘎查水稻品种单一、稻农投资大、产量低、收益少,如何改变嘎查贫穷落后面貌成了老大难问题。

  经过调查,郭木兰发现,巴达仍贵嘎查就地理位置而言,位于察尔森水库上游,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只有在发挥其地理优势和开发其自然资源方面做文章,才有出路。按照村委会提出的“生态立村、有机富民”的思路,她多次与村委会领导探讨研究,最后决定发展有机农业。为此,他们特意从北京邀请了两位有机水稻专家到巴达仍贵嘎查进行考察,最后得出结论,巴达仍贵嘎查具有适合有机水稻生长的良好条件。为此,郭木兰建议嘎查领导班子邀请科右前旗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到嘎查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及相关产业科技培训。经过3天的集中培训,村民们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种植技术。

  郭木兰的努力没有白费:2008年,巴达仍贵嘎查试种有机水稻500亩、养殖有机蛋鸡1万只。经过一年的试种、试养证明,有机农业的前景广阔。如今,巴达仍贵嘎查已经成立了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00名,并且取得了有机农业认证书。

  建设新农村是我的追求

  “别看她是个女孩儿,可是做起事来一点也不比男人差,在巴达仍贵嘎查工作一年半时间里,她走村入户,从来没叫过苦、叫过累。在食用菌大棚建设中,她亲自动手扒树皮、削架杆、建大棚,手上磨起了血泡,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她有畏难情绪。”说起郭木兰,巴达仍贵嘎查的村民都竖起大拇指。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郭木兰和嘎查领导班子一年努力,巴达仍贵嘎查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全苏木2008年工作评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对此,郭木兰说:“村官是我无悔的选择,新农村建设是我永恒的追求。”

  在谈及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郭木兰给了大学毕业生们一些建议:“我认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努力去干,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只要脚踏实地,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出一番成绩来。其实,现在的基层很需要人才,大学生到基层发展的空间很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