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恩施市太阳河乡柑树垭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墙上的多张奖牌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柑树垭村近年来发展的见证。”村民说,村里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得益于一个战斗力强的好班子和一位好班长。这位好班长就是村民称之为“贴心人”的村党支部书记邓安辉。
7月上旬,记者见到邓安辉时,他正在该村楠木组的村组公路上和群众一道维修公路。已过不惑之年的邓安辉,于2005年担任柑树垭村党支部书记。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后,邓安辉强化村委会内部管理,带领村级“两委”一班人学习政策理论,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制订考核考勤、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积极推行村务、党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就应当把带领群众致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邓安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柑树垭村有2000多人,过去交通极不方便,仅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公路连着白奉省道。近年来,邓安辉与村级“两委”一班人,针对该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通过向上面争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形式,新修通村水泥路、村组公路37公里,结束了村民肩挑背驮的日子。还接通了白杨、龙凤、太阳河等地的公路,实现了四通八达。一位村民说,过去到恩施城要一天,现在一天可跑三四个来回。
公路通了,要改变落后的局面,必须调整产业。邓安辉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问计问策于群众。随后,该村新发展茶园300亩,改造老茶园500亩,新发展烤烟130多亩。同时,以生猪为主导,多元化发展特色养殖,该村年出栏生猪7000多头,去年户均收入1万多元,村民秦遵德仅养殖一项就收入近5万元。该村还组织富余劳力600多人常年外出打工,年收入500多万元。
产业调整起步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被纳入村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已有139户农户建起了沼气池,120户成为五改三建示范户。如今,自觉美化庭院的村民越来越多。
川气东输工程管道在该村境内有7公里。工程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一些矛盾,邓安辉总是及时予以调解。让施工方和群众的利益都得到保护。到目前,没有发生过阻工和群众群访事件。他积极引导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抓住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推进村民自治,及时调解民事纠纷,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加重农民负担案件的“三无”目标。
近年来,该村被评为“全州平安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邓安辉个人也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村居委会干部”、“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邓安辉说,“既然组织上信任我,群众需要我,我就要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他成了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