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第一次见到“水稻大王”金淳哲时,尽管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有所震惊:他1.55米的个头,体重不足40公斤的瘦小身材,离开双拐就寸步难行的重残身体,艰难地从特别改装的轿车上下来。随行的科协同志告诉记者,身为残疾人,靠双拐行走的他,每逢到水田地里现场向农民们传授科普知识时,得有人把他抱到田间地头。就是这样一个人,依靠科技、艰苦创业,成为农村科普带头人,率先开发绿色大米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金淳哲到车间查看工人工作情况。记者刘力源摄(资料图片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身残志不残
1959年,金淳哲出生于和龙县东城镇光东村。4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成了重度残疾人。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初中起,他开始自学美术和医学,通过艰辛而执着的努力,掌握了药学基本知识和应用。1986年他来到和龙县城开办了工艺美术服务部,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自己的生活有了着落,金淳哲记挂起了家乡的残疾人。经过深思熟虑,1988年,他放弃城里的工艺美术服务部,毅然回到光东村,办起了生产福利院,招收了30多名残疾村民。在经营中,他实施了“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模式”,1989年,开办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通过市场调查,他的食品加工厂开发了红白喜事常用的食品系列,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年就创下了200万元的销售额。1994年,他又开办了劳动手套厂,销售额创下了70万元以上,他先后在2000年开办了粮食加工厂,2001年创建了沙参栽培基地,1990年,他承包了24公顷的荒山,并建立苹果梨基地,农工商全面发展,使得127户困难户、福利院院民们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
科普带头人
水稻生产是光东村的传统产业,但由于耕种方法落后,水稻品种混杂,化肥农药施用量超标等因素导致了土壤退化加速、土质瘦薄、化学物质残留增多等恶劣后果。而大米价格低廉、滞销,制约了水稻的发展,出现了农民群众卖粮难的现象。金淳哲面对困境,反复思索,一心想带动村民富起来。延边州、和龙市科协知道后,帮他邀请农业专家到光东村举办讲座,进行科普知识培训。延边农科所和延边农学院的专家、教授到村里实地考察,为光东村指出一条绿色农业发展道路。金淳哲深受启发,从中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改变旧的耕种方式,淘汰退化的老品种,走生态农业道路,农业才有出路、光东村才有发展,农民才能增收致富。
金淳哲率先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为了打破村民们根深蒂固的老思想,他10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散发了1000多份有关绿色大米生产的传单,领着技术人员走屯入户,挨家宣传讲解。不懈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成效,多数村民表示愿意种植绿色大米,对个别不愿意的,他主动承担风险,年底,损失由他个人负担。这样,绿色水稻得以推广,绿色水稻田终于连成了片。2000年全村绿色大米种植户达到50户,面积40公顷。绿色大米产量高、米质好,普通大米卖不出去,绿色大米全部高价卖出,不但没有减少收入,而且当年增收,心存疑惑的农民放心了。看到种植绿色大米带来的好处,2002年全村种植户增至300户,面积覆盖到全镇范围。2004年,扩大到全镇8个行政村1200公顷水田,带动农户1600户,年增收360万元,户均增收2250元。绿色大米生产已初步达到规范化、规模化。
在绿色大米取得成效时,金淳哲仍虚心接受专家教授的指点,结合本村实际,探索着科技先行、科技创业致富的新路子。2006年,他请来延边农科院的专家指导推广省内优质水稻品种“吉梗81号”,在20公顷的实验田里,不施化肥、不施除草剂,采用稻田养鸭的方式,开始了有机大米生产试验。当年试验成功,收获了100吨有机大米,3000只鸭子,有机大米每公斤价格比普通大米高2元钱,每公顷增收2000元。
致富迈大步
金淳哲相信科学、依靠科学。2004年,他建立了延边农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村民和党员的选举,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他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和绿色大米基地的发展规划,下决心建立一个能够满足绿色大米发展需求的加工企业。他跑上跑下先后争取扶贫资金l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新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加工厂,引进国内一流的优质米加工设备,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2005年,又招商引资l00万元新建年储藏量2000吨规模的仓库。为使产品达到品牌标准,他有计划地增加了选石机、色选机、抛光机、分级机、自动称量机、真空包装机等先进设备。为适应市场需要,把原来的麻袋装和50公斤白袋装改变为2.5公斤提包式彩印装,15公斤、20公斤纸箱装和25公斤彩袋装,经过包装改革,产品更加引人夺目,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大米价格也大幅提高。2006年,该企业的销量达到2000吨,实现产值50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
金淳哲的公司,实施的是订单运营方式。由于做好了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讲诚信、重信誉,得到了农民的信任。他极力维护农民的利益,每公斤2元的收购价在全州最高。去年,依托公司运营的绿色稻米基地面积已达到1400公顷,今年将达到1600公顷。与公司订单的农民平均每公顷生产量达到7300公斤,每公顷纯收入达到11000元。
金淳哲依靠科技、普及农业新技术、开辟农民致富路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赞誉,也获得了党和国家授予的很多荣誉:1991年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1994年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199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领导的公司获得州政府授予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5年被省科协评为吉林省“水稻大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