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家洼村,只要谈起果园管理,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一个人,这个是谁呢?他就是陕西澄城县张家洼村五组村民曹李俊,一个靠苹果园发家致富的人。
曹李俊,出身于农民家庭,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93年,当乡政府号召群众大栽果树时,他瞅准这一机会,栽植果园五亩,后来,当有人陆陆续续拨掉果树的时候,天生好强的他,却坚持了下来,他考察市场,寻找赚不到钱的原因?由于张家洼村距离白水县较近,而白水县的苹果产业发展又早,群众都赚了钱,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他意识到观念,技术落后,缺乏经营意识,是赚不到钱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买回有关果园管理技术方面的书籍,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加班学习,每次政府组织技术员进行培训时,他是风雨无阻,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他有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技术。
首先,整理树形。对果树进行大改形,锯掉多余的枝条,村里人不理解他,认为他是胡整哩,把树枝锯掉靠什么结苹果,他毫不在乎,经过三年大改形,强拉枝,他的果树形成通风透光良好,果实下垂向阳的疏层树形,果品的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高于其他人,至此,人们才对他刮目相看。
其次,疏果定果,当别人为苹果压满枝头而欣喜时,他却开始疏果,他说,小的果子客商不收,也买不了几个钱,太大的果子会造成浪费,所以他把苹果个头控制得大小适中,满足了客商和消费者的需求。每年到了销售时节,客商都争着抢购他的果子。
最后,苹果套袋。当别的果农唉声叹气苹果卖不到钱,投资太大时,他却率先使用苹果套袋技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这就是曹李俊,一位依靠科学、规范管理的务果能手。他的果园年均收入三、四万元,他富裕了,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他的果园也成为张家洼村的示范园,因此,他被村上授予创业示范户。在他的带动下,该村果农务果技能不断提高,收效甚高。现如今,该村现有果园1100亩,新建果园200余亩,苹果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