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北天门市小板镇黄金村,一排排整齐的塑料大棚格外引人注目。提起该村的“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唐卫军,周围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他通过种植以色列品种西红柿,带动周围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今年40岁的唐卫军是小板镇黄金村八组人。2006年,唐卫军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参观别人种植的以色列西红柿,到荆州参加学习,到农业局听课培训,从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那里学到了新的科技知识,更在培训中与各地的西红柿种植户有了沟通和交流,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信息。
2006年年底,他大胆试种了以色列西红柿。2007年4月,收获的季节来到了,亩产居然达到1万多公斤。因为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过任何催长剂,他种的西红柿价格越卖越高,来他家预定西红柿的菜贩络绎不绝,每亩西红柿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唐卫军大受鼓舞,2008年开始大胆采用新型材料大棚,全部种上了新品种以色列西红柿,2008年西红柿又大获丰收,与2007年相比,每亩又增加收入2000多元。
在种大棚西红柿过程中,唐卫军摸索出了一整套以色列西红柿的种植技术,并将经验传授给周围的群众,在他的指导下,乡亲们种出的以色列西红柿长势良好,病虫害发生少,坐果率高,口感好,果实大小均匀,商品率高。
2008年,市农业局看到了种植以色列西红柿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拖市镇决定在太平村种植一百多亩以色列西红柿。东湖村倪小贤承包了太平村所有以色列西红柿的销售,并请唐卫军指导太平村群众种植以色列西红柿。
唐卫军在黄金村和拖市太平村的田埂上奔忙,手把手地指导,哪个村民有问题,他总能随叫随到。在病虫害最严重的时期,他每天至少要接到20个咨询电话。为了给农民及时购买到最合适的农资,他经常放下自家的农活,带人到外面购货。
今年大年初三,拖市镇太平村的部分西红柿种植户一大早就来给他拜年,他们说:“唐卫军不仅带动了黄金村当地群众致富,而且也带动周边乡镇的群众致富,是一个了不起的科技致富带头人。”
唐卫军感慨地说:“我今天所取得的成绩,除了我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学习外,更大一部份要归功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今后我将积极发挥我的一技之长,在西红柿产业上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