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没事了?那就好!”5月11日,笔者采访“土专家”李道新时,等了好一会儿,他的电话才打完。“电话是河南省林州市林淇镇联庄村的吴祖汗打来的,说他养的1.5万亩鲟鱼的病治好了。”李道新告诉笔者。李道新是湖北省华容区政协委员,家住华容区庙岭镇街上,家门前挂着三四块牌子,最显眼的一块就是“道新水产鱼病医院”。
李道新,没职称非科班出身,典型的“土专家”、农民“鱼郎中”。可是,千里之外有人专请他去给鱼看病。
今年5月上旬,李道新应邀参加中国科协年会,开会期间不停地接到吴祖汗打给他的电话。吴祖汗养了1.5万亩鲟鱼,不知患了啥病,一天要死近500公斤鱼,损失几万元,用了30个厂家的鱼药都不奏效。13日,李道新一到家,就背上设备往河南省林州市赶,15日一早赶到了吴祖汗的渔场。下车一看,水面有白色泡沫,病鱼肠道腹水、腮苍白、肝白中带血,用PH试纸一测,水质偏酸。李道新当即拿出疑点药做试验,一个小时后,取来的水样发生变化,适合鲟鱼生长。李道新给鱼开了一剂药方,吴祖汗按照李道新给开的药方治疗,一周之后鲟鱼的病就治好了。
类似吴祖汗这样的出诊记录,今年在李道新的小本上已记下20次。“为给鱼看病,我跑了大半个中国。”李道新笑着说。今年46岁的李道新,仅上过高中。他开始承包鱼塘搞水产养殖时也是个外行,因对养殖淡水鱼不在行,鱼生长慢,死得多。为养好鱼,增加收入,他买回了《淡水渔业》、《水产养殖》、《鱼病防治》等书刊边学习边养鱼,不懂的问题他做上记号,只要有空,就四处请教养鱼专业户。就这样,李道新结合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掌握了鱼病防治、鱼苗培育、成鱼养殖等技术,创出亩均养殖纯收入2000多元的效益,成为当地水产养殖能手。
1998年,李道新开办了“道新水产鱼病医院”,全天候帮助养鱼户免费治疗鱼病。他说:“我的做法简单,养鱼就是养水,水好鱼必好。”李道新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PH试纸,“就用它,一试便知。”
单靠一张试纸治鱼病是不行的。在李道新家里,笔者看到了他的3件宝贝:2台显微镜、1台水质分析仪。一台较大的电子显微镜与彩电相连,七八年前他就置办了这套设备;2002年他又买回了一台生物电子显微镜和一台手提电脑。“大的显微镜放在家里坐诊用。托朋友从国外买了一台能与手提电脑连接的显微镜,提着它出诊,走到哪里,把养鱼的水样往显微镜下一放,打开电脑,就知道水质情况,再找出病原体,对症下药,还怕鱼病治不好吗?复杂一点的就用水质分析仪,光凭眼睛看和老经验,那不行。我把显微镜与电视机、电脑相连,就是要教养鱼的人学会看病菌,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李道新说。
现在,李道新是湖北省农技“110”专家之一,热线里还有他的专用号。“我有3台电脑,想办一个网上鱼病医院,不管哪里的养鱼人,只要通过视频提供水样,我就能帮助他。”李道新说。
去年10月中旬,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水上比赛项目在庙岭红莲湖举行,李道新以政协委员之名担任20多家酒店、农家乐水产品质量监督员,每天挨家挨户进行检测。比赛期间,共销售水产品10多万公斤,无一例投诉。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