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资阳市安岳县,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她把自己二十年的青春热血都洒在农村基层,她打交道最多的是农民,她了解最多的也是农民。人到中年,虽调任至县里工作,但她依旧忘不了农村那些最朴实的农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就成了她最大的心愿和动力——
从农村到“农业”
今年已经45岁的方淑自年轻时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安岳县农村基层,随后辗转四五个乡镇任职。用她的话说,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跟基层的百姓打交道,农村工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2007年6月,她被调任县农业局副局长。调至农业局,对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之前的乡镇工作中,她一直都是从事行政工作,虽然对基层情况很了解,不过对于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却还欠缺,可以说是个外行。面对困难,她迎难而上,刻苦钻研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个外行向内行的转变,并开始了她自己人生的又一新篇章。
为了争取更多的国、省投资农业重点项目落户安岳县,让安岳的农村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她不知疲倦的东奔西走,磨破了嘴皮。方淑在进入农业局后不久,就被全局同事公认为“争取项目的行家”。作为一名副局长,她虽然掌握着一些重点项目和资金,但是她对自己却苛刻到了吝啬的程度。跑省进京争项目,她总是尽量选择经济实惠的旅馆饭店,有时为了赶进度,她和同事们会连续几十小时不出旅馆加班加点修改材料。和她一同出差的同事抱怨她太小气,她就给同事说:那可是国家的钱,可不能乱用。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的公仆,她时刻保持着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也因此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方淑(左二)检查小麦条锈病情况。
走在田间心里欢
自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方淑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加强理论修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这一高度凝练的理论的精神实质。局里提出了“理论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户家”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她号召广大的农业技术人员走出机关,深入到农村第一线,把技术送到农村,指导农民。
方淑任县农业局副局长以来,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日,她都要深入到农村,深入到田间地头。她的足迹踏遍了全县69个乡镇。她带领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农资市场调查、测土配方等工作,将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的身边。作为局里分管农业行政执法的领导,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农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帮助农民致富我们责无旁贷,谁要坑害农民,我就砸谁的饭碗。
每年春节过后,她都要带领执法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查处非法经营种子、农药、肥料案件,对不称职的农业执法人员,她就立马调整。一天跑几个乡镇、十几个自然村、颠簸几百公里,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服务于农有成就感
方淑严格要求农技人员立足基层开展农业调研,准确把握县里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在她的率领下,今年安岳县共建立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一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2个,立案查处违法农资经营案件178件。
对于农村工作,她感触很深。她说,干农村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要“实干”。那种敷衍了事,应付群众的人是绝对干不好农村工作的。在农村,一年四季无闲时,意味着农村工作是怎么也干不完的。这对于农业技术人员而言,就要求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常跟农民打交道、做朋友。
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努力,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对于这些荣誉她看得很淡,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农村战线上的基层干部,就要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早点过上富裕生活多做点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