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公维焕:蔬菜生产传经人
时间:2011-06-01 14:43:35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王玉


隆冬时节,在蒙阴县常路镇的田间地头上,一个中年男子骑着摩托车冒着寒风,忙着给菜农的蔬菜看病配药、治病、防虫。他就是被广大菜农亲切地称为“蔬菜镇长”的常路镇科技副镇长公维焕。

今年45岁的公维焕原是坦埠镇故县村人。他自1989年开始种植蔬菜,先后10多次自费到外地学习蔬菜栽培和管理技术,每年都订阅《山东科技报》等报刊杂志,从上面学习种菜知识。为提高种菜的经济效益,他坚持每天写种菜日记,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天的天气变化、蔬菜的生长状况、防病治虫、市场的价格规律和蔬菜无公害生产的操作规程等,研究出了不少“蔬菜经”,总结整理出了一整套蔬菜保护地栽培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培育出了5个蔬菜新品种,创出了新型的棚菜管理模式,每亩创效益高达2万多元。

1993年,公维焕被招聘为常路镇科技副镇长,指导全镇的蔬菜生产。他一到常路就在较短的时间内走遍了全镇的每个村庄,详细调查了解土壤的土质情况。每到一处,他都向群众宣传发展蔬菜生产的效益性和可行性。在指导工作中,公维焕从开始建棚、育苗、黄瓜嫁接、移栽到管理等环节,总是先举办培训班培训,再逐户逐棚手把手地教,从来不分早晚黑白。这年冬季,该镇发展的495个日光温室黄瓜,虽然连续遭受几次强寒流的袭击,室外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0多度,但由于防寒措施搞得好,日光大棚仍然获得了每亩创效益高达1万多元的收入,使菜农尝到了甜头。

针对全镇的蔬菜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处于自发的无序状态,形不成规模,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情况,公维焕于1995年底组建了蔬菜协会,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会员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培训,增强协会会员的市场意识,提高了大棚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每到蔬菜种植、施肥、授粉、防治病虫害等关键生产环节,他就现场向会员们讲解技术操作规程,指导会员科学植保,严把技术关、施肥关。在农药使用方面,全部采用生物药,使蔬菜达到无公害要求,生产的黄瓜色泽光亮,口感甜脆,成了市场的抢手货,从而使会员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自愿加入协会的菜农也越来越多。目前全镇有300多户菜农自愿加入蔬菜协会,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全镇已发展日光温室、中、小拱棚2000多个,面积达到3000多亩,年产蔬菜1500万公斤,仅蔬菜一项每年收入达到800万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