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记四川广汉市庆元村党支部书记吴世华
时间:2009-10-29 13:49:4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记四川广汉市庆元村党支部书记吴世华   3年前,这里是零乱低矮的老瓦房,街道冷清;3年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整齐漂亮的新楼房,商贩聚集,繁荣兴旺。这里就是四川广汉市小康示范村之一的南丰镇庆元村。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啧啧称赞:“村党支部书记吴世华真不简单,带领我们奔小康,富而思进有良方。”
  2002年,34岁的吴世华当选为庆元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由于群众对企业安全生产不重视,使得鞭炮厂的发展一度受到制约。为此,吴世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召开群众大会,逐户走访座谈,广泛宣讲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次,村民张某在家修房时不慎摔伤了脚,却找到鞭炮厂要求工伤赔偿,遭到拒绝后,心存不满,在厂区附近的承包田里燃烧秸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吴世华了解情况后,主动到张某家里同他拉家常、说道理,解决他的实际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吴世华的诚意不仅感动了张某,也使原来影响和威胁企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村民在厂区附近频繁燃烧秸秆的“老大难”现象消失了。几年时间里,鞭炮厂不仅扩建了烟花和引线车间,还一举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企业的不断壮大,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全村4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村社的组织协调下,纷纷进厂务工,人均增收1000余元。同时,该村积极依托鞭炮厂发展半成品加工及附属产业,已建成半成品加工及附属产业企业10家,年创收50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群众的钱包鼓起来了,怎样才能让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也得到改善?2002年底,吴世华和村干部一起确定了建设“中心村”的方案。然而,由于部分村民顾及眼前利益,对拆迁的抵触情绪很大,建设工作迟迟无法展开。为此,吴世华又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展开了宣传思想工作,反复宣讲实施“中心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长远效益,终于在两个月后做通了全部村民的思想工作。2003年初,一期建设工程破土动工,2004年,30余户村民在“中心村”规划区内建房。不仅如此,通过吴世华多方争取和努力,2004年,标准化的医疗卫生分院在这里建成,新建街道路面扩大小康示范村规模的筹划也于今年初实施。
  在吴世华心中,事无大小,只要与村民利益相关,他都会挺身而出,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2003年,村民李万永的女儿考上了内江师范学院,可家中却拿不出5000多元的学费。同村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后,吴世华及时将助学金送到了李家,还主动同镇信用社联系,为李万永家办好了助学贷款,并联系村里企业的老板,给李万永夫妇安置了工作。如今,老李家每月都能收入1000多元。
  创业无止境,事业无穷期。对于昨天的辉煌,吴世华并不满足,他打算带领村民们继续努力,将庆元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