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我是党员我带头
时间:2009-10-29 13:50:0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初夏时节,南粤大地荔红蝉鸣,一派生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广东党员干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强大动力,处处争当先锋模范,呈现出一道道“我是党员我带头,建设新村争上游”的亮丽风景。   设岗定责,农村党员带头建新村   记者近日来到新丰县采访,许多村民发自内心地对记者说:“过去因为许多党员各忙各的,看起来和普通群众没什么区别。但现在,谁是党员,大家一眼就可看出来了。”
  原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新丰县推行了“双定双为”工作责任制,即定岗位、定职责,为群众服务、为党旗增辉。各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和党员特长,设置了若干党员责任岗,种养致富责任岗的党员主要负责为群众传授和解答种养技术问题,带领群众致富;村务工作责任岗的党员主要负责监督重大事项决策、资金预算和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督促做好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矛盾调解责任岗的党员主要负责调解矛盾纠纷,建设和谐的村民邻里和村外关系等。
  目前,新丰县有2952名农村党员通过自主择岗、支部定岗等形式走上不同的责任岗位,占全县农村党员的84.9%。蔬菜种植大户、种养致富责任岗组长曾庆生,自上岗后带动21户农户种植反季节蔬菜、30多户农户种植600多亩果树,帮助农户致富奔康。
  广东各地农村党员围绕“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率先垂范”开展“自问”活动,把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做到:带头学习,带领群众提高素质强本领;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带头执行政策,带领群众遵纪守法保稳定;带头弘扬传统美德,带领群众树新风讲文明;带头履行义务,带领群众完成任务作贡献。为了把“五带头、五带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各地对农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明确党员干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任务,为党员带头建设新农村提供了舞台。   双向承诺,党员群众携手建新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靠党员干部,更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党员的作用在于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携手共建。为了增强党员的带动力,广东各地广泛实行党员承诺制,把党员的行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也让党员在群众中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乳源县洛阳镇推行“双向承诺制”,村委会和村民签订承诺书,村委会承诺任期经济发展目标、为村民办实事项目及完成期限等,村民承诺履行公民权利义务、遵纪守法、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倡导新风等。“双向承诺制”的执行情况由村民代表半年评议一次,年终进行评议总结,村干部不称职票数超过30%的扣奖金300元,超过50%的自动辞职;村民违反有关规定的,自动接受处罚。
  “双向承诺制”实施以来,该镇12个村委会向村民承诺的33件实事已经兑现27件,村民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没有发生过群众越级、聚众上访事件和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广州市从化街口街石潭村实行“一名党员帮扶一名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措施,帮助400多名农民到城镇就业,使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该市温泉镇云星村党员干部李忠明积极配合建设生态旅游农业,庄严承诺:“我是共产党员,建村道要砍果树、拆房子,就从我家开始砍、开始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群众都自觉地砍果树、拆房子,让出施工走廊,使村道建设顺利进行。
  党员干部庄严承诺并付诸行动,得到了群众的响应和支持,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各尽所能,形成了党员群众携手共建新农村的新局面。揭东县玉湖镇大坑村党员捐款修建了“党员大道”。在党员的带动下,该村群众积极响应,捐款修建了“群众大道”。妇女也不甘示弱,捐款修建了“巾帼大道”。去年以来,全镇各村共投资3000多万元,扩建学校8所、新建学校2所、新建道路42.2公里、修筑水利排灌渠系10.4公里;投资1000万元,建设新集镇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为老镇区向新集镇辐射奠定了基础。   实施回归,外出党员返乡建新村   广东各地农村普遍拥有一支庞大的外出务工经商农民队伍,他们中有相当部分是共产党员。这些外出党员通过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了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大批外出党员心甘情愿回乡创业、回乡当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
  罗定市从外出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挂任农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顾问,为外出能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平台。该市塘镇都近村外出经商党员陈林,挂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后积极为家乡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捐出10多万元扶持特困党员群众,投资数十万元在家乡建起了电子技术培训基地,已培训党员群众500多人,全部输送到发达地区就业,还成功引进香港万帮食品公司。挂任金滩村副支书的张其开,利用本村的资源优势,投资100多万元办起了1家桂皮厂,年产值300多万元,带动了金滩、山河、思理等5个村1万多农民致富。
  肇庆市近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在党员的带动下回乡创业,推进“千村生态文明工程”,其中近百人成为村干部,1600多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900余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茂名市电白县汉山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共产党员黄德明被家乡党员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打动,不顾家人反对回到了阔别27年的马踏镇龙湾村,带领群众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批发市场,10公里长村道,期间他捐资11万元,垫支260多万元请专业人员对乡村做规划,使家乡新村建设初见雏形。   驻村回乡,机关党员下乡建新村   广东全省以“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为载体,共派出4.4万名党员干部驻村,帮助和指导农村基层开展工作,他们努力当好建设新农村的宣传员、服务员、信息员、指导员。
  各级机关开展了以“实践先进性,服务进农村”为主题的服务活动,发动党员干部组成了农科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四种类型的服务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帮扶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各级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4.9万个,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据统计,全省帮助农村制定了村级发展措施4.5万条,已实施2.5万条,新办生产项目6986个,投入资金20.7亿元,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各地还结合先进性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徐闻县开展了“千官扶千村、万干齐回村”活动,组织1万多名党员干部组成“回乡团”返回原籍村庄,帮助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建设新农村。高要市开展三项“进村入户”活动,即:信息进村入户,使全市农村信息化平台的覆盖率由1%提高到20%;科技进村入户,举办农业技术培训168期,培训农民3.5万人次;先进思想进村入户,开展“党员帮万家”和上门送政策、送观念、送科技、送信息、送温暖的“五送”活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条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