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好村官”张连志
时间:2009-10-29 13:50:1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2006年3月15日,在兴隆县大杖子乡车河口村小学校园,人声鼎沸,掌声雷动。村民们用发自肺腑的心声,祝贺张连志再次当选为该村村委会主任。
  张连志今年46岁,中共党员。2000年被推选为车河口村村主任。上任六年来,扎实工作,廉洁奉公,一心发展全村经济,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1300元一跃增加到2005年的2644元,翻了一番多。受到村民的广泛赞誉。
  车河口村是一个潘家口水库移民后靠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九十年代这里百姓有句顺品溜:“想花钱找迁建,想粮衣靠救济”。上任伊始,他首先召开村委会,研究制定全村经济发展三年规划。他说:“我们一定要趟出一条艰苦创业、靠自己肩膀去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移民难,难就难在地少上,我们就是要在这沙滩上淘出金子来,把贫穷与落后甩进柳河里去。”一席话,掷地有声,掌声一片。说干就干,就在他当选的第二天,柳河沙滩上便竖起了一面“向沙滩要粮”的战旗。他带领全村300余人运石垒坝,担土造田,仅用3个月时间就开滩造田400余亩,垒护地坝4000余立方米,2001年栽上了水稻,种植了小麦,使农民人均增收300余元。
  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他带领村民把千亩荒山栽上了翠柏、刺槐,坡耕地、零散地栽植了速生杨,水浇地上栽植经济林,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千亩梨园”和“五百亩栗园”。仅两年时间,累计退耕还林800余亩,荒山造林1200余亩,栽植各种林木15万株。并利用树下空间,发展“果药间作”,种植黄芩、板兰根等中药材500亩,使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他常说:“农村要想变,教育是关键,首先要提高广大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此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改善村小学办学条件。翻盖村小学校,没有沙石料就动员村民出义务工,上沙滩去取,没有水泥,他几次跑县有关部门争取,先后争取资金20万元,新建校舍16间、购进微机14台,翻新了桌凳,改造了卫生设施,为“普九”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4年他带领群众积极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筹资15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道两边栽植了龙爪槐、球柏和垂柳。全村新建“三位一体”沼气池110户,改厕100户,改圈110户,改院70户,大街小巷建立了长效卫生机制,彻底根除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五乱现象。街道安装路灯15盏,真正实现了硬化、美化、净化、亮化。同时他还积极鼓励农民利用车柳两河交汇优势养鸭、养鹅,利用山场优势及树下优势散养柴鸡,帮助村民圈养牛羊。目前,该村养牛大户发展到6户,养羊大户发展到8户,养鸡、鸭、鹅大户发展到27户,2005年养殖业农民人均增收250元。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张连志一心为民谋发展、办实事,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爱戴。在这次选举中,全村共900位选民,他以756票的高票当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