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好村官——谢占河
时间:2009-10-29 13:50:1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如果有人在西夏区镇北堡镇良渠稍村搞个调查,问农民目前农村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回答是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因为该村村民已尝到了带头人带动村经济发展的甜头。 
  良渠稍村位于镇北堡镇东北部,处于灌溉农渠良渠的梢端,全村有1320人。近年来,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谢占河的带领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业和葡萄园区,壮大运输业和劳务业,村级经济发展了,农民增收了。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20元,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而谢占河多次被自治区和银川市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周围的村民都羡慕良渠稍村的高收入,而良渠稍人则把这一切归结到他们有个好带头人,用谢占河的话说就是“当就当个好村官”。   1 辞去经理当村官 
  当村支书前,谢占河先后涉足过贩运业、粮食加工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多年的打拼,他成了村里的有钱人以及群众心目中的能人。但他心中始终有个结,周围乡亲大多数依然贫困,什么时候让他们一起富起来,才是他最大的心愿。1998年,谢占河毅然辞去了广夏集团牛黄基地经理的职务,当上了村党支部副书记。群众中有的人不理解,但更多的人则是对他寄予了期待。2002年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当选为西夏区人大代表。 
  挑起村里的发展重担后,谢占河多次组织村民到周边县市观摩学习,向先进地区取经,谋划本村发展路子。在结合本村实际反复研究后,谢占河和村领导班子达成一致:只有加大产业调整,良渠稍村才能有出路。2产业调整谋出路思路定了就要付诸行动。谢占河和村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村民家反复做工作,解开了群众思想上的“疙瘩”,当年建起了3000多间二代日光温棚,并筹集资金为建棚农户进行补贴,如今每栋温棚年均可获得5000元以上的收益。看到了效益,群众就有了动力,村班子也有了威信。2003年,谢占河又带领村民种植了1500亩的葡萄园区,争取到上级40万元的资金支持,现在已建成了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观光园。村里还新建了5座泵站,修建了257座涵洞,有效地改善了生产条件。  
  心眼活泛的谢占河,发现银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运输经济效益好,而良渠稍村就在银川的近郊,发展运输业有优势。于是他带头购买了东风双桥运输车跑起了运输,并协调信用社帮助村里农户贷款1000多万元,购买40多辆大型运输车。至今,该村大型运输车已经发展到80多辆,每年收益9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运输村”。3开展村级领导述职在村经济发展中,良渠稍村在每个村建立了理财小组,民主选举出了村民代表,让村民代表参与本村的事务管理和决策,村民代表不仅审查村队财务开支,还可参与讨论、决定村里各类项目投资等。这样既提高了民主程度,也得到群众的支持。他们还制定村级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制度。每年年末,班子成员要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述职,接受群众监督。该村还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检查本村工作,给村级工作“提意见,挑毛病”。 
  去年,谢占河又多方筹资20多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活动室和卫生诊疗所,成立了鼓乐队,方便了群众就近看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