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支书眼中的好支书
时间:2009-10-29 13:50:1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同是基层创业人,相见何必曾相识。模范村支书王乐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村支部书记中引起强烈反响。二三月间,其事迹报告团巡回所至,众村官奔走相告,不但竞相一睹“菜王”的风采,也情不自禁抒发了对这位好支书的无限敬仰———   北京村官:“他白手起家,不容易”   北京市平谷区挂甲峪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同王乐义一样,也是37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近20年来,全村干群齐心,艰苦创业,将昔日的荒山野谷建成了风景宜人的生态旅游度假村。相同的职务、相似的经历,使张朝起对王乐义先进事迹感触尤深:“三元朱原本是个三面埠岭、一贫如洗的‘要饭村’,王乐义同志拖着病身子,白手起家,带领群众奋斗20多年,让秃岭变成了‘花果山’,在平地树起了‘绿色银行’,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他表示,虽然挂甲峪与三元朱地理环境、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不相同,但是,王乐义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群众谋福利的高贵品质,是每个基层干部都需要的。从王乐义身上,他看到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神圣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辽宁村官:“他勤奋好学,有志气”   “当初,王乐义是打辽宁学的蔬菜技术,可人家的水平已远远超过了我们。”“别看王乐义上学不多,但他依靠自学,照样成了蔬菜专家。”“是啊,有志气才能做成大事情……”这是辽宁省的村支书们聆听报告后的由衷感言。
  来自沈阳市东陵区桃仙镇的陈凤鸣告诉记者,王乐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让他深受鼓舞。特别是当王乐义谈到“自己文化程度低,有时候人家介绍一些新技术,我就像听天书一样。回来后,反复查阅资料,到处向人请教”时,陈凤鸣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已。他暗下决心,要坚决向王乐义看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官。   河南村官:“他胸怀宽广,了不起”   河南省西平县盆尧乡在王乐义的直接指导下,从2000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逐步发展为名闻豫南的蔬菜之乡。2月23日,满怀对恩人的感激之情,盆尧乡徐杨村党支部书记杨贵云与周边的村支书们相邀,带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专程赶赴郑州,看望正在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王乐义。
  “我们最佩服的,就是乐义书记的博大胸怀!”杨贵云激动地回忆,2003年秋,连续多天的阴雨,使盆尧乡大棚蔬菜受到严重影响,菜农们心急如焚。王乐义闻讯后,亲自赶到盆尧乡,顾不上吃饭,逐村查看温室,掌握实情,与技术员一起研究解决办法,累得差点儿晕倒。种植户们听说他正患着病,都感动得掉下了眼泪。一位菜农拉住他的手说:“王书记,您身体不好,还大老远跑来,为俺操碎了心,图个啥呀?”王乐义笑着说:“啥也不图,就是图农民兄弟都过上好日子。我是一名村支部书记,也是一个农民啊!”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