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去就业,同为“80”后的他却选择了偏远的农村,去当一名“村官”;当同龄人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他则深入到村里的农户家中谈心,共谋致富之路;当同龄人在就业的道路上徘徊的时候,他则大刀阔斧地在村里搭建起了一排排温棚拱棚……
他常说:“我是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要真心实意的为农民多办一些好事实事”。村民们夸奖他,说他是一个实在能干的村官;村干部纷纷赞扬他,说农村就需要这些懂政策有学问的年轻人。他就是2012年度“中国农村新闻人物”——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九里滩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魏大统。
扎根到农村中去
2008年9月,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魏大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被组织选聘到杨桥畔镇九里滩村,担任支书助理。这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开始他人生的第一步。
魏大统刚一上任,就遇上村里的电网改造。由于村里当时生产生活用电是一根木椽搭两根线,线路低矮,既不稳定又不安全,有时过年过节用电高峰,电路断了,连哪出了问题也查不出来,好多村民好几年没有安稳的看上一个春节联欢晚会。
为了使全村老百姓尽快用上安全电,魏大统在刚上任的那些天,几乎每天都泡在村子里,最长的一次,有一个月天天驻在村部。电网改造期间,他与工程队同吃、同劳动,架设高低压线路72公里、安装变压器20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用电难的问题。而那些一开始对这个年轻的大学生并不信任的人们也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小伙子还真是不一样”。
成功改造了电网之后,魏大统第一次在村民眼前露了一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魏大统针对九里滩村情,他把工作重心放在跑项目上,通过对接国家扶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依靠争取项目支持,来改善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魏大统利用个人及九里滩参加工作的人脉关系,和村干部们争资金要项目。五年来,魏大统和村干部奔县跑市通过向相关部门,给村里新建了村委会阵地和农民文化健身广场。新修7公里柏油路,3公里砖路,告别了“晴天土、雨天泥、雪天滑”的历史。新建自来水厂1处,压自来水管道10公里,打深井35眼,彻底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灌溉困难……一件件事情背后,魏大统不知跑了多少路,打了多少电话,找了多少人,碰了多少壁,写了多少材料,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心酸的背后魏大统感受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甘甜。
伴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和相处时间的增多,信任逐渐在这位年轻的村官和九里滩的村民之间慢慢加深,魏大统逐渐在村子里有了根基。时间长了,村民的口碑好了,但渐渐的魏大统又觉得有些不满了。九里滩村在全县来说也是一个大村子,总土地面积41平方公里,有耕地7800亩,3698人,人均耕地面积2亩。由于缺乏主导产业,村民缺少致富的门路,好多农户家庭收入低,老人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村里青壮劳力大量流失。这个时候充斥在魏大统心中的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想法设法引导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要富就要带富一村人
一边琢磨着村里的情况,一边在外四处取经的魏大统逐渐盯上了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新路子。
有了想法,该怎么搞,温拱棚在哪建,谁来建,钱从哪里来,一系列问题又摆在魏大统和村民面前。加上以前从来没有搞过这个东西,村民大都不情愿搞。魏大统就和每个队长谈话做工作,大家都说不是农民不想建,主要是一没资金、二没经验,农民不敢建、赔不起。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位年轻的村官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接下来,魏大统一步也没敢懈怠,他一边在农户家做工作,讲解现代农牧业比传统农牧业的好处,争取更多的农户发展现代农牧业;一边主动的跑到市县各相关部门,为村里争项目、争资金。
万事开头难,怎样能够开个好头,让村民以后能够顺顺畅畅的跟进发展现代农牧业,魏大统有了自己的主张。他决定从个别农户个别组开始搞试点,并邀请县农业局专家对这些农民培训,使这些农民对现代农牧有了一定的认识。最终在二队建了40栋占地50亩的庭院式拱棚,2个养羊场。这时,魏大统和村干部从县农业局争取的项目也有了眉目,县农业局答应给九里滩村600亩温拱棚项目,但需要农民自筹一部分资金。给总比不给强,还要集中连片建设,在初次种植温拱棚的九里滩村来说,难题几乎是必然的。有难题就需要解。看着到手的项目因为地块问题阻隔不前,魏大统和村干部们决定在五六七组召开会议,提出同等置换、租赁等方式,最终解决了地块难题。
项目下来了,但眼看着村民还是拿不起自筹的钱,该怎么?这时候,魏大统又想起了2010年到北京开的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举办的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能不能从协会那里争取一些项目。紧“油锅”需要加“旺火”,魏大统尽快赶到北京,汇报了情况,协会领导才给予答应,但是项目推荐需要榆林市扶贫办推荐,魏大统连夜赶回榆林,直接找到市扶贫办主任韩志平,韩主任爽快的答应了这个年轻村官的请求,只要你们年轻人干实事,我们全力支持。经过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协会和市县扶贫办的实地考察,决定给九里滩村40万元的资助。同时,魏大统多次跑县畜牧局给村上争取到“白绒山羊专业村”项目资金30万元。目前全村已建成千只养羊场1个、500只以上养羊场4个、百只以上养羊场40个。
到了年底,算起一年的收成,村民们都乐开了花,看着种植温拱棚农户手里大把的钞票,那些当初拒绝种植温拱棚的农户们纷纷后悔起来了,都说明年也要种几棚。得了实惠的农户们纷纷的编排开这位年轻有为的大学生村官来:“惠民政策暖人心,牛脑坑山上建温棚,整车瓜菜进县城,大把的票子银行存,不忘好‘村官’魏大统。”
大路越走越宽阔
有了辛勤的汗水付出,魏大统也得到了村民的回报。2011年12月,九里滩村新一届党支部换届,经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致将魏大统推选为九里滩村党支部副书记,分管全村农业产业工作,提出了以“菜、畜、苗”为主导的三大产业发展思路。在魏大统的建议下,2012年初,九里滩村成立了产业发展办公室,先后创办了九里滩村普惠农农资专业合作社和金牛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1000亩,已引进灵武长枣、黑龙江大蜜桃、红提等设施水果幼苗10万余株,预计盛果期亩产值可达10万元左右。2013年魏大统又从宁夏银川引进6亩“黄金宝”西瓜试验示范,亩产值达到了10万元,实现利润50多万元。
而魏大统还谋划着村里接下来的发展路子,期望进一步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积极性,加大新良品种的引进和创新,积极向市场营销和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发展,打造“九里滩”品牌,利用品牌效应为农民创造更大的增收空间。
扳指头一算,魏大统已经当了五个年头的村官,这五年里,村里人均收入由刚上任时的4810元提高到现在的14310元,翻了两番。而魏大统个人获得的各种奖励更是数不胜数。2009年魏大统被榆林市委组织部作为“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典型培树;2010年4月被靖边县委评为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011年12月被榆林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秀站点管理员”;2011年12月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标兵”;2012年5月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组委会评为“2012年优秀村民贴心人”;2012年6月被靖边县委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2012年12月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秀站点管理员”;2013年2月获得2012年度“中国农村新闻人物”荣誉称号。
但干工作没有远近,在魏大统看来,那些背后的荣誉只是些空架子,只有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办一些实事好事才是最有意义的。这也正如他常说的一句话:“农村是最美丽的地方,农民是最淳朴的人,做村民的贴心人,是我不变的心愿。”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