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龙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端正了,接下来就是怎样把工作干好的问题”。从一个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成长为一心为民的大学生村官。不管是养殖土鸡还是种植烟叶,王效龙必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就是要做一个帮助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大哥”。
刚到石台县小河镇龙山村的那段时间,对王效龙来说是一段噩梦。王效龙是蒙城县人,蒙城县地处皖北平原,而他就任的龙山村无论从地域风情、语言环境等方面都和老家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要提正常的工作难以开展,就连语言沟通都是个大问题,年轻的王效龙一筹莫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那时,他曾几度想放弃,“何必受这份罪,不如回家算了。”王效龙想。
好在,有上级领导的真心关怀和帮助,王效龙逐渐调整了心态。石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龙山村更是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一亩,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王效龙发现龙山村这个地方很适合发展养殖业,环境优美,场地宽裕,有很大的养殖潜力。在走访村民的时候,王效龙得知,这个村以前也有小规模养殖的历史,很多村民也想通过养殖致富,但曾经的失败让他们一蹶不振,不再有人提养殖的事。
王效龙想,自己在大学学的是养殖专业,毕业前在一些大型养殖场实习过,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不如“自己先创业积累经验,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想到这,王效龙逐渐坚定了自己投资创办龙山土鸡养殖场的想法。
“要想在农村推广一项新技术、新成果,村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这一点王效龙心知肚明。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知道他的创业想法后,十分重视,镇党委、政府为王效龙提供了三万元启动资金,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全力支持,协调解决养殖场地。2009年4月初,龙山土鸡生态养殖场兴办起来了,养殖场占地面积300余亩,首批引进鸡苗4000只。当年,养殖场产销土鸡蛋15万枚,出栏老母鸡3300多只,纯收入达3万多元。
有了成功创业经历后,王效龙对养殖土鸡的信心更足了,对带动农户发展致富也更有底气了。
2010年,王效龙牵头成立了石台县龙山土鸡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销售。这一举措带动了小河镇周边乡镇的青年创业者纷纷效仿养殖生态土鸡,到2013年6月,有30户农户养殖起生态土鸡,养殖土鸡近20万只,年产值2000多万元。
王效龙继续大步向前。同年,他和自己的团队注册成立了池州市原石埭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为当地的原生态产品搭建了一个销售平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当年投资的近30万元的孵化基地也宣告成立,这对促进土鸡苗的选优淘劣、培养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减少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将发挥重要作用。
事事走在人前,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增收带了个好头,回首创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王效龙感慨良多:“关于创业,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一是感谢,没有各级领导和村民的帮助,创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二是勇气,创业需要勇气,没有必要去担心失败,失败了大不了重头再来三是坚持,如果当初我一走了之,就没有现在的一切四是选择,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只有目标明确,前方的路才会变得更宽、更长。”
王效龙说,不管未来怎样,他一定会当好大山里创业致富的“带头大哥”。(徐徐整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