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赵伦杰从长江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到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洪山村,担任村支书助理。
初来乍到,不少人对赵伦杰的工作不是很放心,不信任、不配合。
赵伦杰没抱怨,他从打扫办公室、整理文档等小事入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慢慢赢得大家认可。
去年,三汊镇遭遇大旱,大部分田地面临干枯的境地。正在市区参加培训的赵伦杰得到消息,放下手头工作,奔赴到抗旱救灾第一线。
村民回忆,白天,赵伦杰带头组织群众清理引水渠。赵伦杰扎起裤腿,挽起袖子走渠中,徒手清空淤塞的垃圾、树枝。“真是难为这个孩子了,这样为着咱村里的人吃苦……”
这些“小事”,被细心的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晚上,担心有心急的村民为早点得到灌溉用水而破坏渠道,赵伦杰主动看守引水渠。寂静的夏夜,蚊虫很多,另一个看守的小伙子坚持不住,呵欠连天,赵伦杰拍拍伙伴的肩膀说:“你休息一下吧,我看着就行。”
赵伦杰并不觉得自己很辛苦。他说,田地是老乡们生活的大部分依靠,旱灾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大家的生活,不能松懈。
为村民做好服务之余,赵伦杰坚持学习、开阔视野。一次,他偶然发现,镇上有一片小型丘陵地带,结合大学专业知识,他判断,该处空气和土壤条件适合种茶树。“如果把这一带开辟成一个生态茶园呢?”一个计划在酝酿。紧随其后,赵伦杰向镇里提出了“生态茶园”发展计划,得到高度重视,镇里组织了一个科研团队,聘请大学教授作为技术指导,不久,“生态茶园”即实施,如今,茶园建设已粗具规模。
(记者朱娟娟 湖北大学青年传媒中心洪旭、丁怡、江政霖、熊欣璇、陈洋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