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青春岁月——银川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剪影
时间:2014-11-08 12:16:27来源:作者:易欣

  在银川市贺兰县习岗镇新平园区设施果蔬标准生产示范基地,门匾上赫然写着:银川市贺兰县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一排排日光温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走进温棚,黄色的吊瓜、彩色的辣椒、翠绿的蓝莓长势正好。这些温棚的主人都是年青的大学生村官。

  2012年,在自治区、银川市组织部的指导下,贺兰县在引导鼓励大学生村官务实创业、建立实践锻炼机制、搭建实干成才平台方面积极探索,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建立创业示范基地7个,率先建成全区第一个市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遍及全县5个乡镇62个行政村,为在岗25名大学生村官搭建创业平台。

  为村民建起“绿色银行”

  看着贺兰县习岗镇红旗村村民掐葡萄秧的繁忙场面时,陈瑛由衷地说:“作为一名80后大学生村官,我们享受着国家最优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要奉献知识、奉献青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运用到促进农村发展和让农民受益上来。我的目标很简单,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今年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

  陈瑛,2006年12月入党,宁夏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2011年,陈瑛放弃了外地事业单位的工作,回家乡考取贺兰县大学生村官,并主动申请到西北最大的设施蔬菜园区——贺兰县习岗镇新平村工作,并担任村书记助理。

  如何把自己所学知识运应用到实践中,陈瑛一直在深思。她针对园区种植品种单一、产量不高、病虫害严重、销售不畅等问题,发挥所长,积极与高校对接,自筹资金40余万元购置了4栋温棚示范种植,引进番茄辣椒套种、番茄低段密植、沙培技术、设施温室养液土耕技术4项新技术和樱桃番茄、彩椒、抗TY病毒番茄等16个新品种。历经5个月的艰辛努力,终于有了成效,每栋温棚实现了节水节肥10%-15%,提高产量20%以上,比原来增加收入1万多元。

  为了减少销售环节,增加收益,陈瑛牵头成立了贺兰县绿蔬丰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并与新华百货连锁店签订了农超直销合同,扩大销售渠道,带动园区种植户60余户,推广番茄低段密植、土耕养液等技术200栋,年销售蔬菜100万公斤,销售额520万元。

  陈瑛的成果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3年10月,29岁的陈瑛通过“公推直选”担任了习岗镇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贺兰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红旗村距贺兰县不足3公里,却是出了名的后进村、空壳村。担任村书记后,她及时走访和调查了解村情,从制约群众致富的瓶颈问题入手,找到了带领党员群众发展的新路子。

  200余户村民种植的温棚葡萄不结果的难题,让她寝食不安。她先后组织种植户到到周边种植园区、种植能手温室内参观学习,邀请区内外专家进行田间诊断,举办10余期培训班,为村民解决了技术难题,试验推广温棚葡萄一年两季增收的新技术,为村民建起了一座“绿色银行”。

  2013年,陈瑛在全国“发挥科技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视频会议上代表全国创业大学生发言,随后参加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巡讲报告会,赴北京、河北、河南、海口等地交流经验,参加国际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并进行经验交流发言。荣获银川市优秀大学生村官、“三八”红旗手、“银川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永不服输

  这几天,是雷春荣最高兴的日子。她引进的专利技术成果终于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在贺兰县习岗镇五星村了。国内第一座“超大空间无障碍9连栋索膜大棚”已经建成。这座大棚跨度36米,长度80米,高度4米,棚内没有任何支柱,中型农机可以在棚内耕作,土地利用率高达95%,每亩造价只有2万多元,不到同规模钢拱架连栋大棚的十分之一。

  雷春荣,2008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贺兰县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现任贺兰县常信乡副乡长助理、常信乡丁义村书记助理、鑫荣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丁义村是一个露地蔬菜种植大村,每年蔬菜上市正赶上蔬菜最不值钱的季节,有时候行情不好,整田整田的蔬菜被遗弃在田间地头,雷春荣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一个偶然的机会,雷春荣认识了在兰光村制种的农艺师任进礼,当得知任进礼在宁夏推广黄瓜制种已经10年,黄瓜制种每亩收入过万元,而且保种保销的“订单农业”时如遇到救星一样虔诚拜师、虚心求教。她想,如果能把黄瓜制种这个高效订单农业项目落在丁义村,不就能有效地解决蔬菜种植风险大的难题吗?在她的真诚邀请下,任进礼果断把黄瓜制种项目改在了丁义村。

  为了打消农户的各种顾虑,雷春荣注册成立了“贺兰县春荣瓜菜种苗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搞黄瓜制种。黄瓜制种需要竹竿、防虫网、种子、黄瓜苗、农药等生产物资,每亩投资成本近4000元,农户们缺资金,她便四处奔波争取到自治区农牧厅3万元的资金支持。黄瓜制种技术规程要求高,为确保制出符合标准的黄瓜种,她亲自参与租地育苗、租车拉苗、起垄施肥、播种移栽。一个生产季节下来,她被晒成了一个小“黑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黄瓜制种+秋菜复种,农户每亩增收1万元,雷春荣也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

  雷春荣,正在以她的执著和才智慢慢改变着丁义村的传统种植模式。

  “兰光模式”

  2013年,立岗镇兰光村建成万亩有机稻示范园区及稻蟹生态立体种养基地、千亩温棚瓜菜种植基地、百栋工厂化育苗基地、10万只蛋鸡养殖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12000元增加到1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2.7万元,这就是“兰光模式”。这个成功模式来自于一位大学生村官的睿智。

  秦文博,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09年5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贺兰县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员。现任文博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光村党支部书记、立岗镇副镇长助理、银川市有机水稻产业联合体副理事长、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4年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2010年,秦文博被选聘为贺兰县习岗镇新平村大学生村官的时候,因为“外地人”“大学生”这两个显著的“标签”,村干部和村民们对他投去的目光里,有不信任、有怀疑。他深感:“农村是一个大课堂,许多事我们都是零起步的小学生,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真情和汗水。没有老百姓认可,所有成绩都等于零。”

  2010年4月,秦文博将母校的农业专家请到农户温棚指导种植,把蔬菜采购站建到地头。为新平园区的蔬菜大棚建起电子成长档案,利用宁夏“三农”呼叫中心网络传媒,发布蔬菜供求信息1000余条,帮助销售蔬菜500多万元,他逐渐成了村里蔬菜销售的“行家里手”,逐渐走进了群众的心里。凭着良好的口碑,2012年1月,他被调整到金贵镇保南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8月又通过全县大学生村官竞选担任立岗镇兰光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12月,文博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承包了兰光村20栋蔬菜大棚,争取到银川市创业办50万元扶持资金,使银川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落户兰光村。积极协调镇村两级出台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先后吸引了北方民族大学科学院学生实践基地、宁夏农林科学院新品种推广基地、工字号创业基地、巾帼创业基地、青年创业基地、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落户兰光村。

  秦文博多方奔走,积极争取自己老师、农业专家、农业科技部门的支持,使一批好项目落户基地。先后引进玫瑰番茄、枸杞辣椒、特色西瓜、优势苦瓜、金奖水稻等名优产品。采用“基地示范、群众参与、村官联动”的模式,带动群众应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仅新品种瓜果蔬菜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枸杞辣椒成为兰光村特色蔬菜品牌;创业基地为兰光村群众解决就业岗位400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成为了贺兰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的核心阵地,带出了农业产业的新市场,开拓了大学生创业的新天地。

  如今,兰光村已经是全县乃至全区有名的“明星村”,形成了稻田养蟹、特色瓜菜、劳务输出等主导产业。2013年,兰光村建成万亩有机稻示范园区及稻蟹生态立体种养基地、千亩温棚瓜菜种植基地、百栋工厂化育苗基地、10万只蛋鸡养殖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12000元增加到1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2.7万元,一跃成为全市的收入双高村。

  2014年,兰光村作为全县跨国农业合作的示范点,与韩国峰下村合作先期合作建设1000亩有机稻种植基地,搭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国际快车”。兰光村的发展转型结出了累累硕果,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干部实践教学基地、银川市壮大村集体经济先进村,阳光蔬菜产销合作社被命名为5A级合作社。“兰光模式”掷地有声,秦文博成功了。(徐树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