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有激励才有活力
时间:2009-10-28 15:14:3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赵慧
  经常有人提醒媒体:“村官”的称呼不正确,因为“村官”不是官。这提醒没错,正因为“村官”不是官,这几年村干部的地位就变得有些尴尬,对村干部如何管理和激励也成了一大难题。农村各项改革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在一些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方,不是“官”的村干部们连“工资”都无法保证。村干部难当、无人愿意当、没人肯好好当的现象,变得日益突出。   “村官”虽不是官,但却无法否认,在农村,村干部同样履行着与党政官员差不多的管理与服务职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行为,更直接地影响着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关乎党与农民群众关系的亲疏,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稳固。因此,极有必要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高度,积极探索农村干部乃至党员的管理新机制,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方法,靠制度来规范村干部与党员的行为,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内在动力。   山东平原县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就是在新形势下强化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有益探索。星级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借鉴党政干部考核激励办法,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推出的以工作实绩为核心、根据考评结果定星级、依据星级等次定奖惩,责权利相统一、运作相对规范的管理机制。它符合实际、简便实用、易于操作,农村干部、党员容易接受,加上系统的配套措施,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考评才有压力,有激励才有活力,有群众参与才有生命力。只有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无论对党政干部而言,还是对虽不是官、却肩负着农村发展重任的村干部来说,道理都是一样的。   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必须强化基层组织这一核心,必须抓好农村干部、党员这一根本,而关键则在于根据当地实际,建立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对农村干部、党员有效管理、科学激励的新机制。这是衡量县一级党委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应成为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建立起长效机制的重要指标。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