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大学生当村官有用武之地
时间:2009-10-28 15:14:4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马帅
近日,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日前《春城晚报》报道了江苏宿迁市到昆明招村官的消息,受到大学生的关注。
在基层和工农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实际上,选聘大学生当“村官”的工作,在不少地方已开展了几年。许多事例表明,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有用武之地,有施展平台,能够在服务“三农”、服务群众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并且开辟了一条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路。
现在农村的领导机制确实还存在很大问题,例如要求村官候选人是本村村民,选举过程中存在拉票选举、以家族而分派别的情况。未来农村领导机制改革的趋势是消除这些限制和弊端,而选拔大学生村官可视为一个开拓性的尝试。但是村官虽小,却要管好一村人的事务,没有丰富的农业知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较高的群众威望是难以立足的。并非挤不进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都能够退而求其次去当村官。
大学生当村官也不容易,首先要通过地方组织部门的考试考查,这只是当村官的第一步。要成为扎根农村的村官,恐怕还得按照《村民组织法》,通过有村民参与的民主选拔,竞争择优,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大学生到农村去,即使当不了村官,当一个新型农民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和社会经验,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担任农业技术员、乡村教师、农村信息化顾问、市场营销员等,也许更能够发挥出自有的优势,经过磨砺和锻炼其优势定会更突出,更能够胜任村官工作。
在“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调查中,农村干部群众普遍表示欢迎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热爱农村的大学生来农村工作,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大学生当村官如果仅是严酷就业环境下的现实选择,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理想主义选择,那么务实举措就可能变成务虚之举。“我周围的大学生村官,几乎没有那种一门心思为农村做事情的理想主义者,大家都很现实。”“不必说每年有1.5万元的补贴,也不必说可转城市户口,单是可优先录用为公务员这一条就足以让大学生当村官了。”这是少数“大学生村官”的独白,他们这样的心态与上级和广大农民的期望甚远,需要纠正和引导。农村问题专家程漱兰教授说:“留住本村的大学生比招聘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更有帮助。”以此来看宿迁市到昆明招村官的方式,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对自愿报名应聘回原籍县、乡、村工作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可作为长远的制度选择。但无论是“飞鸽牌”还是“永久牌”的知识青年(大学生),只要有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都有利于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感情。
一 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