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时间:2009-10-28 15:15:1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69名“村官”涉腐受处分,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宣城市创新工作机制,从源头治理农村腐败,全力打造“廉政乡村”,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月25日《安徽日报》
看到宣城市69名“村官”涉腐受处分的报道,笔者的心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要知道,一个地级市,一年就有69名“村官”涉腐受处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的问题。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党的执政基础的最底层——“村官”的素质如何、作风怎样,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正因如此,近年来,“村官”腐败案不断“闯”入人们的视野,让人震惊,令人深思。
在我国,“村官”是村民为实现自治而推选出来的公共管理者。他们虽然是农村最底层的官,却掌握着村里的“生杀大权”,大事、小事、“鸡毛事”,事事离不了“村官”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村官”产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在公开曝光的问题村官中,大都采取“招待费里‘抠’,返还款中‘分’,集资款中‘提’,保险费里‘藏’,工程款里‘捞’,黑土地里‘取’,变卖款中‘占’”等手段来捞取不义之财,不仅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也给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见,治理“村官”腐败刻不容缓。也正因如此。宣城市以构建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建立健全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以及工作联席会议和工作联系点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监督进村组。他们全年共对2382名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了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对365名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金额1.5亿元,共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0件。
我感到,宣城市的做法,无疑是治理“村官”腐败的良策,是69名涉腐“村官”的“克星”,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促进新农村的发展与和谐稳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宣城市的做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可歌可赞可学。期待宣城市的做法能在各地普遍推广。通过从源头治理农村腐败,给“村官”们套上一道有形的“紧箍咒”,让“村官”们健康执政,让腐败远离农村,远离“村官”。林 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