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要多一点“农民意识”
时间:2009-10-28 15:16:1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马帅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走进农村当“村官”,面对艰苦复杂的农村工作与生活环境,要努力强化“准确定位、村情调研、沟通交流、目标责任”四种意识,勇于摔打和磨练自己,完成从“大学生”到“新村民”再到“新村官”的多重角色转型,迈好入村工作的第一步,全方位地融入农村。
要强化准确定位意识。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之初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既然大家选择了“村官”,也就选择了农村,选择了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农村就是大家工作的舞台、农民就是大家服务的群体、农业就是大家面对的事业。从“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踏入环境复杂、矛盾重重的农村,大家心理上的落差在所难免,俗话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选不出时代的伟人”,大家要“既来之,则安之”,踏上了“村官”的岗位,大家要先甘当农民,汲取经验,才能消除浮躁心理,踏实去工作,用自己的知识脚踏实地地为农民服务。当前农村最缺乏技术和人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和文化优势重点向农民传授技术,帮助农民致富;宣讲政策、法律知识,帮助调解民间纠纷;多做一些进家入户为村民服务的工作,用自己扎实的作风和能力,力所能及的为村里办实事。定位准确,才能找到发挥作用、施展才干的平台,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要强化村情调研意识。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即便是从小生活在农村中,也是大多缺乏对农村社会问题的深层认识和全面了解,缺少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和经验。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在矛盾比较突出、工作比较复杂的农村,更应该尊重事实。所以大家要少一点“指点江山”,多一点“望、闻、问、切”,坚持多看、多听、多问、多思、多干,要深入村组,走进农户家中,掌握本村支村两委班子构成、村集体经济、产业特色、群众生活等实际情况,做到村情户情“一口清”,才能有的放矢,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
要强化沟通交流意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工作,直接面对的问题很多,一定要主动与人沟通,和村组干部、能人大户、地方群众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用真情实感,讲实情,说真话,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感知到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善于沟通、入乡随俗,懂得农村的“人情世故”,多一点“农民意识”和“草根情结”,学会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法来解决农村问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到具体矛盾比较突出的农村,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带着对老百姓的感情多登群众门、多谈农家事,人民群众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群众基础,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声有色。在农村,生活和工作上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只要学会用农村的语言来办事,就会争取到各方的支持和认可。
要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即是农村工作的主题,更是“三农”工作的关键。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国家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其带领村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在农村,农民不管你说的多好,只看你做的多好,出了那些成绩,让他们得到了那些实惠。创业是发展的基石,富民是凝聚力的保障,既然“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把能带领农民群众致富作为 “村官”工作的第一要务,要为自己定下三年聘期工作目标,找到努力方向。机遇催人奋进、创业正逢其时,要贴船下篙、脚踏实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根据任职村的具体情况,针对当前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寻找创业项目,创新思路,捕捉商机。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把全部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创业富民中去,才能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景 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