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村支书逝世总书记致电慰问说明啥?
时间:2009-12-08 09:14:04来源:作者:马帅
11月6日,年仅46岁的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在小岗村意外去世,引起各界关注。8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一行在合肥亲切看望沈浩家人,并转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慰问。胡锦涛总书记在批示中说,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请转达对沈浩同志亲属和小岗村村民的亲切慰问。(11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作为我们党日理万机的总书记,能在各种公务活动繁多的情况下,亲自致电慰问悼念一位村党委书记的去逝,这样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后,受感动的不仅仅是小岗村村民,也包括全国民众,更包括那些奋战在农业生产最前沿的村支书们。
熟悉农村工作的人都知道,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村一级,一个地方的富裕和文明程度如何,往往取决于基层组织尤其是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凝聚人心、团结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政治核心,而村支书则是农村党的基层领导人。党的农村政策靠他们贯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靠他们沟通,党的威信靠他们树立,党的形象靠他们体现。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村支书去组织、去推动、去实施。
所以,中央对村支书这一群体的高度重视,而村支书在总书记的心中更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我们不会忘记,近年来,总书记下基层调研,经常与村支书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今年10月份,总书记来到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与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强调指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足显村支书在总书记的心里的位置。
特别是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2008年9月30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总书记专程来到小岗村就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考察调研,沈浩书记曾站在大包干纪念馆内对总书记承诺,一定会带领好村民,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遗憾的是,这竟然成了沈浩书记未尽的事业。这无疑让总书记倍感沉痛。
由此可见,总书记的致电慰问,不仅是对沈浩书记英年早逝的沉痛悼念,也是对沈浩书记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为中国农村改革而“献身”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村支书们的慰问和肯定,体现了对村支书们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真诚理解,如同一股冬日里的暖流,令人动容动情。
我认为,虽然沈浩书记走了,但他的精神尚在,他未尽的事业,会在小岗村干部群众的手中实现,会在千万个村支书的手中发展。这不仅是总书记的殷殷期望,更是13亿人民的共同期待。 林  伟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