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专业不对口,有劲使不上。大学生村官中,农林渔牧类专业毕业的只占6.4%,5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农村管理工作来说基本用不上,农村和农业知识匮乏导致有劲使不上。
二是教育培训缺乏,支持和帮助不够。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除任职前有一次短暂的岗前培训外,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系统教育培训较少。此外,部分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不重视,不支持他们的工作,更谈不上培养和帮助。调查显示,半数大学生村官从事的主要是临时性任务、日杂、勤务等工作。
三是日常管理松散,保障激励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适时指导,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调查显示,66%的大学生村官对目前的工资待遇不满意。另外,因缺乏激励机制,大学生村官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体现不出奖优罚劣原则。大学生村官中希望考公务员加分或优先录用的占42%,希望专门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公务员的占67%,希望表现优秀直接提拔为公务员的占50%。
四是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淘汰退出机制不健全。对大学生村官考核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无法对其工作作出准确的量化评价,致使部分人态度懒散,工作不投入。74%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应该由乡镇对他们进行专项考核。
笔者认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应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培养帮扶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绩效考评机制,使大学生村官能更好地工作、健康地成长。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