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大学生“村官”(1)(图)
时间:2009-12-14 09:29:27来源:作者:阿卡
  

换一种活法

  据《中国人事报》报道:2007714日,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江苏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出征仪式。

  来自江苏42所高校的1011名大学毕业生,即将奔赴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出征仪式上讲话指出,选择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潜能的高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对于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增添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大批优秀基层干部,保证江苏两个率先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举措。

  5月下旬以来,江苏招聘全日制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面试、考察等程序,1011名大学毕业生脱颖而出。出征仪式上大学生村官代表发言,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大学生,我们决不把到经济薄弱村任职设计成为人生历程中的短期行为,将用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在省会城市聚集,被全省统一录取的大学生因为第一份工作而激动,他们如同携手在一条起跑线上,就等着那一声出发的枪声。2007年选聘的1011名大学生村官2008年选聘的1670名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初都参加了这样的出征仪式。80后大学生们,接过的不只是一面面红旗,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莘莘学子的使命感,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

  大学生村官所激发的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使命意识。

  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国家领导层对于农业的重视,已经是无以复加,年年的“1号文件,年年的增加投入。而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统一招聘大学生村官,也就是夯实农村的根基,要使扶贫攻坚的政策落到实处,要实现全省南北的共同富裕,不能让贫困的苏北农村长期落后于江苏发展的平均水平。然而去农村真是如同上战场吗?

  2005年,中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2000年提高8.5个百分点,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中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是世界第一。

  我采访过一所著名高校,正逢创业求职辅导进高校的系列活动展开,点燃学生的如火热情。巨幅告示上大书:中国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职业中介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创业、求职、成功等话题交流,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意思维,鼓励创业精神,帮助你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择业观念、人生理想。

  成功的标志当然是做白领。大学校园只是培养城市精英。什么叫三农问题?城里长大的孩子,许多人回答不出来。不难理解,为什么到农村需要冲锋的勇气。


                                                                                 

  当选聘村官的告示进入校园的时候,80后大学生似乎猝不及防,之前这样的择业定位,肯定不曾出现在入学苦读的职场蓝图上。

  由此,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出征仪式显得不同寻常了,它给大学生村官一份应有的敬意,它给农村一份应有的尊重。

  从小在徐州长大的何楠楠,看上去很斯文。她戴着眼镜,留着短发,笑起来还有些腼腆。村民叫她小何书记。她在铜山县单集镇阎庄村任党支部副书记,说起村里的事情头头是道,有一种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傅宁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