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农村急侍科技人才的今天,成为人们不再漠生,不再咋舌的名词。如今,打开网页,屡见一些地方有大学生就任村官,更有一些地主政府鼓励,号召大学生到农村中任职。为了解决就业压力,为了增加农村的科技有生力量,我们的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给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给参加“三支一扶”和到村中任职的大学生在考公务员时加分照顾,给到农村创业和当村官的大学生种种扶持等。这一切,都体现出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对进入农村的大字生们的关怀和期待。
面对大学生当村官的大潮,笔者想问一句:已经当了村官和准备当村官的大学生们,你们是怎样想的,又准备怎么做的呢?
我国有句俗话,说的是樱桃好吃树难栽,不洒心血花不开。这一点,大学生们,你们想到了吗?到农村任职,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的事;到农村任职,是一件繁琐清苦的事;到农村任职,是一个须耐得住寂寞,须燃烧自已,照亮别人的事;到农村任职,是一个去面对成百上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生活背影各异,家族势力错宗复杂的现实的事!大学生村干部和准备当村干部的大学生们,你们准备过了吗?你们做好了吗?再说,大学生至村中,应该怎样去适应?大学生至村中,应该怎样开展工作?大学生到村中,应该怎样去奉献,应该持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一切,都在考验着大学生们,都在考验着我们!这一切,都是自变量,是未知数!这一切,我们都不能不关注!
说起下基层当村官,我记起了前些年流行的一个比喻,当时,人们将某些下基层的官员比作“井里的皮球”。说的是皮球到了井里,从上面看,是下去了,是到基层了;可从下面看,这球却浮在水面上…..今天,我又提起这个话题,是想健议我们的党和政府,在倡导大学生当村官的同时,一定要严把入口关,一定要制定出相关的防范措施,千万别做了无用功,千万别弄出了“井里的皮球”的负效应;今天,我再次提起这个话题,是想提醒一下村官大学生们,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事一定要对得起党和人民;做事一定要讲求奉献和真心!
谈到“井里的皮球”,笔者发现某些大学生到基层存在着这些想法和做法:有的大学生到基层,是为考公务员找一个踏板,是为了考公务员时能加分,更是为了自已有一个好的履历;有的大学生到基层,是对就业压力大的无耐选择,是为了暂时找个地方歇一歇,更是为了将来积蓄力量经验而忍着;还有些大学生到基层,只是看中了农村天地的广阔,是想到农村为自已创业,是想着自已去发财,自已去更好的活;更有些大学生到基层,简直就是把秀做,只是走过场当附庸,只是自已众多职业中的一个……..
提起“井里的皮球”,面对一些不科学的想法和做法,笔者想多问一句:大学生们,你们是报着什么样的想法去当村官或准备当村官的?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已当村官和准备当村官的大学生们,你们做的到吗?其实,现实直接告诉我们,大学生当村官的路途还不容乐观,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其实,事实已经显示,大学生当村官,不是大学生一时冲动,一时为了解决就业而委曲求全到农村任职就能水到渠成的,更不是一些抱着个人目的大学生来到农村就能干好的!其实,其中的事还是很复杂,道路还是很曲折的!
让我们重新回到本文的话题上来。在这里,群众们问一句:大学生当村官,是不是“井里的皮球”?在这里,话不在多,笔者提醒大学生们一句:大学生当村官,千万莫做“井里的皮球”,至于是不是,就看你们的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