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地方要闻
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时间:2009-10-28 15:08: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大学生村官正向村民讲解计生知识

  近年来,鼓励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的政策,鼓励部分大学生走向基层。对于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到了基层,到底能做什么?通过在基层的锻炼,他们又收获了什么?近日,记者走近大学生村官,听到了他们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苦乐。

“做的事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踏踏实实”

  2005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法律专业的范润娟,和许多大学生村官一样怀着美好的憧憬成为一名社区主任助理,两年后踏实肯干的她已担任了振兴社区党支部的副书记。回想起这两年多来在基层的工作经验,范润娟只有一句话:基层工作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踏踏实实。

  刚到社区工作时,范润娟就碰到了一个难题:为迎接建党80周年,街道办准备组织一次社区大合唱。这看似简单的活动可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服装要解决,人员要安排,场地要落实。社区经费紧张,加上自己“人生地不熟”,性格颇为内向的她好几次都想打退堂鼓。“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基层工作如何开展?”不服输的她只好硬着头皮上,电话一个个联系社区的文艺骨干,每次排练前安排好场地,每次排练时放音乐,端水泡茶,忙前忙后——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一天,社区领导终于开口说:“小范,干得不错。”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既繁琐又重要,每位社区工作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现在范润娟从事的工作包括党群、共建、民兵、外来人口管理及各类文字材料等。虽然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但范润娟看来,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个好干部不是呆在办公室而是要走进居民生活。发生漏水纠纷,她耐心做好双方的调解工作;老人家行动不便,她就把办理好的老年证送上门——两年多来,范润娟都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大事,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正是居民所需要的。

“我们在农村有了用武之地”

  “当代大学生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被娇生惯养的一代。实践证明,我们在农村有了用武之地。我们不仅能吃苦,能扑下身子,还能带头劳动,自觉与农民打成一片。”采访中,大学生村官翁周强这样对记者说。

  翁周强下到筏头乡某村。刚报到上班的好几个月里,村里没有小吃店、食堂,且到乡集镇较远,吃饭问题较难解决,那段时间,翁周强都是跟着支部委员们回家吃饭,吃轮家饭。路途远、办公条件差——翁周强认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困难,相反这些经历给了他一个很好的与群众接触的平台,通过上班下班、饭前饭后与村民聊天交流,他很快了解了该村的情况,认识了一些群众,有助于开展工作。

  2006年4月份,村支部争取到了国土资源局的支持,开始了土地整理项目,翁周强与支部委员一起,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施工现场,监督并指导工程进度和质量,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土地整理项目,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田间劳作。2006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村支部根据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首先充分了解各项措施,召开了组长会议,向他们进行解释和宣传。因为白天很多人都在外上班,翁周强就放弃休息,利用晚上村民都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挨家挨户宣传,耐心地向群众讲解情况。有好几次,从居民家中出来已是九点多钟了,翁周强就在办公室随便搭个铺睡上一晚。虽然现在的工作多是一些资料、档案整理及网络信息化的文秘工作,翁周强却乐在其中,他总盘算着给村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村官们的一些小窍门要从“同学”转变为“同志”

  三合乡八字桥村村长助理高驹说,有大的抱负是好事,但刚工作不要急着去实现伟大的目标。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不要认为自己大学毕业,文化程度高就了不起。也许一开始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形,村里的百姓来村委办事情,他往往会说“村干部都不在啊”,不会把你看作是一个工作人员。如果你不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他们就只会把你当作一个学生来对待。这时,我们可以把我们能做的、会做的工作揽过来,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在村民中慢慢树立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形象。大小事情都一样,村里的许多事情是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就拿医疗保险的事情来说,如果你漏登了一个,那么就意味着他可能享受不到医疗保险政策,这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

要适应从“城区”到“农村”的转变

  农村的各项娱乐措施以及各项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区便利齐全。工作伊始,不少在城市长大的村官会有一定的失落感。村官小费说,只有适应落差,消除失落感,才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农村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心态。农村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但农村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事业,要适应并利用好相对艰苦的条件,这是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磨练,更是人生难得的一笔财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也可能是时尚领潮人,尤其是一些女大学生村官,她们的穿着打扮,可能是农村姑娘、少妇注意的对象,所以,带去生活上的时尚新风,也是让大学生村官受村民欢迎,积累人际关系的窍门之一。

村官们的憧憬和困惑

  大学生村官的普遍任期是三年,三年后,除了那些自愿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离开农村,重新择业。有人说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的过客,但他们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当村官,是我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去年刚成为莫干山镇双桥村村官的王红杰说,他生长在农村,对农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幸成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就要把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传播,为农村经济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个村虽小,但涉及的内务、外务却样样具备,自己当村官的这一年,收获的经验和见识,是过去在公司工作时不能比的。

  大学生村官在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同时,他们也普遍担心自己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农村政策法规不熟悉,工作方法不对路,短期内难以实现基层干部群众较高的期望值,更担心的是服务期满后的“身份转型”和去向问题,都希望有好政策激励他们。

  背景链接:2003年,我县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并首次以公开选拔方式招聘了20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就业。2005年,县委、县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就业的意见》文件,提出用4-5年时间实现每个村和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2007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就业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县主要从进一步完善政策、规范管理入手,加大培养帮带力度,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收入待遇,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材,保证了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基层勤奋工作,整体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目前,我县在职大学生“村官”共有132人(2005年招聘40人,现有36人;2006年招聘40人,现有36人;2007年招聘60人),占全县行政村和社区总数的71%,其中担任社区副书记2人,村支部委员3人,社区主任助理22人,村长(居委会、农村经济合作社)助理105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